《解析数据仓库定义中的特性》
一、引言
数据仓库在现代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理解数据仓库定义所包含的特性有助于深入把握其本质,从而更好地构建、运用数据仓库来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
二、数据仓库定义中的特性
1、面向主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按照主题进行组织的,在一个零售企业的数据仓库中,可能会有“销售”“库存”“顾客”等主题,与传统的操作型数据库按照业务功能(如订单处理、库存管理系统等)组织数据不同,面向主题的数据组织方式使得数据仓库能够跨越多个业务功能,将与某个主题相关的所有数据整合在一起。
- 以“顾客”主题为例,它可能包含来自销售系统的顾客购买历史、来自客服系统的顾客投诉记录、来自市场调研系统的顾客偏好信息等,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从整体上分析与某个主题相关的业务情况,为决策提供全面的视角,比如企业想要了解顾客的忠诚度,就可以从这个主题下的多个数据源中提取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而不需要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分别查找相关数据。
2、集成性
- 数据仓库的数据来自多个不同的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可能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操作型系统(如ERP系统、CRM系统等),也可能包括外部数据源(如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等),数据仓库需要将这些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集成。
- 在集成过程中,需要解决数据格式不一致的问题,一个数据源中的日期格式可能是“YYYY - MM - DD”,而另一个数据源中的日期格式可能是“DD/MM/YYYY”,数据仓库需要将这些日期格式统一,还需要解决数据编码不一致的问题,比如不同系统对产品类别的编码可能不同,数据仓库要将其转换为统一的编码体系,数据仓库还要处理数据语义上的差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只有经过集成的数据,才能在数据仓库中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挖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非易失性
-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是用于分析和决策支持,而不是用于日常的业务操作,一旦数据进入数据仓库,就不会像操作型数据库那样频繁地进行更新、删除和插入操作。
- 销售数据一旦进入数据仓库,即使在操作型销售系统中该数据发生了修改(如订单状态的改变),数据仓库中的历史销售数据也不会被修改,这种非易失性使得数据仓库能够保留历史数据的完整性,为企业进行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多年的销售数据来发现销售的季节性规律、长期增长趋势等,而不用担心数据被意外修改或删除。
4、时变性
-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仓库需要定期从数据源中抽取新的数据来更新自身,每天或每周将新的销售数据、库存数据等抽取到数据仓库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近期的销售数据可能对短期决策(如补货决策)更有价值,而多年的销售数据则对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如市场拓展方向)更有意义,数据仓库需要能够管理不同时间版本的数据,以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访问不同时间点的数据,数据仓库还可以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发现数据的变化模式,如数据的季节性波动、长期增长或下降趋势等,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有前瞻性的依据。
三、结论
数据仓库定义中的面向主题、集成性、非易失性和时变性这些特性相互关联、相辅相成,面向主题使得数据仓库能够聚焦于特定的业务分析领域,集成性为全面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非易失性保证了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时变性则反映了数据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这些特性共同使得数据仓库成为企业进行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工具,帮助企业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决策的科学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