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和安全,我国发布了《数据治理指引发文日期》(以下简称《指引》),本文将全面解析《指引》的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数据治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指引》的核心理念
1、数据治理的重要性
《指引》明确指出,数据治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加强数据治理,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和安全,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数据治理的原则
《指引》提出了数据治理的六项原则,包括:
(1)依法治理:坚持依法依规开展数据治理工作,确保数据治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安全优先:将数据安全放在首位,加强数据安全防护,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破坏。
(3)统筹规划:统筹规划数据治理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4)分级分类:根据数据类型、敏感程度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5)共享共用:推动数据共享共用,促进数据资源优化配置。
(6)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数据治理能力。
3、数据治理的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指引》明确了数据治理的三个目标,即:
(1)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靠。
(2)保障数据安全:防范数据泄露、篡改和破坏,确保数据安全。
(3)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
《指引》的实践路径
1、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
(1)制定数据治理政策法规:完善数据治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据治理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2)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成立数据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数据治理工作。
(3)制定数据治理标准规范:制定数据质量、安全、共享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指导数据治理实践。
2、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1)数据采集:规范数据采集流程,确保数据来源可靠、准确。
(2)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整合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评估: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保障数据安全
(1)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2)安全审计:对数据访问、操作进行审计,确保数据安全。
(3)应急处置: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数据安全风险的能力。
4、推动数据共享共用
(1)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搭建数据共享平台,促进数据资源优化配置。
(2)制定数据共享规则: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方式、条件等,确保数据共享的合法性。
(3)加强数据共享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数据共享的认识,推动数据共享共用。
《数据治理指引发文日期》为我国数据治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指引》精神,加强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和安全,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数据治理指引发文日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