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保管管理工作,在数据保管管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泄露、丢失、篡改等,为此,本文旨在探讨数据保管管理的专门规定,为我国数据保管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数据保管管理的专门规定
1、数据分类分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数据应采取不同的保管措施。
(1)一般数据:一般数据包括个人信息、企业信息、政府信息等,对于一般数据,应采取以下保管措施: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保管责任;
2)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安全;
3)定期备份数据,确保数据可恢复;
4)对数据访问进行审计,确保数据访问合规。
(2)重要数据:重要数据包括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对于重要数据,应采取以下保管措施: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保管责任;
2)对数据进行严格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安全;
3)实施数据访问控制,限制数据访问权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定期对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可恢复;
5)对数据访问进行严格审计,确保数据访问合规。
(3)核心数据:核心数据包括国家战略资源、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等,对于核心数据,应采取以下保管措施: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保管责任;
2)对数据进行最高级别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安全;
3)实施数据访问控制,限制数据访问权限;
4)定期对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可恢复;
5)对数据访问进行严格审计,确保数据访问合规。
2、数据存储与备份
(1)数据存储:数据存储应采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磁带等,对于重要数据,应采用分布式存储,确保数据不因单一设备故障而丢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确保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一般数据,应定期进行本地备份;对于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应采取异地备份,确保数据在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恢复。
3、数据访问控制
(1)权限管理:数据访问控制应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为用户分配合理的数据访问权限。
(2)访问审计:对数据访问进行审计,记录用户访问数据的时间、操作内容等信息,以便追踪和追溯。
4、数据安全教育与培训
(1)数据安全意识教育:加强数据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
(2)数据安全技能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数据保管管理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健全数据保管管理的专门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数据保管管理水平,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数据保管管理的专门规定,确保数据安全、完整和可用。
标签: #关于数据保管管理的专门规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