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告警管理制度包括监控告警的定义、分类、处理流程、责任分配、响应时间要求等。具体细则涵盖监控系统的配置、告警阈值设定、异常处理流程、记录与报告、培训与考核等,旨在确保企业级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监控告警管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监控告警系统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 监控告警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实时监控,快速响应;
(三)明确责任,奖惩分明;
(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监控告警系统建设
第四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监控告警系统,实现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全面监控。
第五条 监控告警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实时监控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状态;
(二)自动识别异常情况,生成告警信息;
(三)提供告警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四)支持告警信息推送、通知、处理等功能。
第六条 监控告警系统应具备以下技术要求:
(一)高可用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满足企业业务需求;
(二)可扩展性:支持系统功能升级、性能优化;
(三)安全性:保障系统数据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兼容性:与现有信息系统兼容,方便集成。
监控告警信息管理
第七条 监控告警信息分为以下类别:
(一)系统告警:包括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系统层面的告警;
(二)业务告警:包括业务流程、数据质量等业务层面的告警;
(三)安全告警:包括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安全层面的告警。
第八条 监控告警信息管理应遵循以下要求:
(一)实时收集:及时收集各类监控告警信息;
(二)分类存储:对各类告警信息进行分类存储,便于查询和分析;
(三)及时处理:对已确认的告警信息,及时进行处理;
(四)统计分析:定期对告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优化系统、提高运维效率提供依据。
监控告警响应与处理
第九条 监控告警响应与处理应遵循以下流程:
(一)接收告警:监控告警系统将告警信息推送给相关人员;
(二)确认告警:相关人员对告警信息进行确认,并判断告警原因;
(三)处理告警:根据告警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反馈处理结果:处理人员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
(五)总结经验:对处理过程进行总结,为今后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第十条 监控告警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快速响应:接到告警后,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二)准确判断:对告警原因进行准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
(三)协同处理:跨部门、跨区域的问题,应协同处理;
(四)闭环管理:对已处理告警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监控告警管理制度监督与考核
第十一条 企业应设立监控告警管理制度监督机构,负责本制度的监督实施。
第十二条 监控告警管理制度监督机构应定期对监控告警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第十三条 对监控告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企业年度绩效考核体系。
第十四条 对违反监控告警管理制度的个人或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级等处分。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制度由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