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布数据资产管理办法,旨在规范数据资产管理,明确政策框架与实践路径。该办法对数据资产的定义、分类、权属、安全等进行详细规定,推动数据资产化进程。
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为规范数据资产管理,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财政部于近期发布了《财政部数据资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资产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推动数据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办法》明确了数据资产的定义,即数据资产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具有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管理价值的数据集合,根据数据资产的来源、用途和特征,可将数据资产分为以下几类:
1、公共数据:指政府、公共机构、企业等依法公开的数据。
2、企业数据:指企业内部产生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数据。
3、个人数据: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与个人身份相关的数据。
4、社会数据:指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数据。
数据资产管理的原则
《办法》明确了数据资产管理的原则,包括:
1、法规引领:依法依规开展数据资产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合规、高效。
2、安全优先:确保数据资产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效益导向:以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
4、共享共用:推动数据资产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共享共用。
数据资产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办法》明确了数据资产管理的任务与措施,包括:
1、数据资产清查:对数据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清数据资产家底。
2、数据资产评估:建立健全数据资产评估体系,科学评估数据资产价值。
3、数据资产确权:明确数据资产权属,保障数据资产合法权益。
4、数据资产交易:建立健全数据资产交易市场,促进数据资产流动。
5、数据资产安全保障:加强数据资产安全防护,确保数据资产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资产管理的组织与保障
《办法》明确了数据资产管理的组织与保障措施,包括:
1、建立数据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数据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数据资产管理工作。
2、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数据资产管理相关制度,明确数据资产管理的职责、流程、标准等。
3、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数据资产管理专业人才。
4、资金保障:加大对数据资产管理的资金投入,确保数据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财政部数据资产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我国数据资产管理提供了政策框架和实践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办法》精神,加强数据资产管理,充分发挥数据资产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