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治理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申请条件全解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最为宝贵的资产之一,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以及数据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据治理安全管理变得至关重要,获得数据治理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数据管理能力和安全性,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下将详细阐述其申请条件。
组织管理架构方面
1、明确的管理职责
- 企业必须有明确的数据治理安全管理团队,包括数据所有者、数据管理者和数据使用者等不同角色的定义,数据所有者要对数据的质量、安全性和合规性负责,他们需要确定数据的分类和敏感度级别,在金融企业中,客户的账户余额数据所有者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他们要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合规使用。
- 数据管理者负责执行数据治理安全策略,包括数据的存储、备份、访问控制等操作,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在一家大型电商企业,数据管理者要确保海量的用户订单数据按照安全标准进行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
- 数据使用者则需要遵循既定的数据使用规则,只能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数据,企业要制定清晰的使用流程,如员工查询客户数据需要经过特定的审批流程。
2、高层支持与战略规划
- 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是申请数据治理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关键因素之一,高层要将数据治理安全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家科技企业,高层决定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的营收用于数据治理安全技术的研发和人员培训。
- 企业要有明确的数据治理安全战略目标,如在未来几年内将数据安全风险降低到一定水平,提高数据质量到特定标准等,这些目标要与企业的整体业务战略相匹配,确保数据治理安全工作能够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制度与流程建设
1、完善的数据治理安全制度
- 企业需要建立涵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安全制度,在数据采集阶段,要明确数据采集的合法来源和合规手段,对于互联网企业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用户数据采集的目的、范围和使用方式,并获得用户同意。
- 在数据存储方面,制度要规定数据存储的介质、加密方式和存储环境的安全要求,对于医疗企业存储的患者病历数据,要采用高级别的加密技术,存储在安全可靠的服务器环境中,并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 数据使用和共享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企业要明确哪些数据可以被使用、共享的条件和审批流程,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共享数据时,需要经过数据所有者和安全管理部门的双重审批。
- 数据销毁制度同样重要,当数据不再需要时,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彻底销毁,防止数据残留带来的安全风险,企业淘汰旧的服务器时,要确保其中存储的数据被安全销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流程的规范性与可追溯性
- 数据治理安全管理的各个流程要具有规范性,从数据的访问申请、审批到实际的操作过程都要有明确的步骤,员工申请访问敏感数据时,要填写详细的申请表,包括访问目的、预计使用时长等信息,经过多层审批后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 流程要具备可追溯性,所有的数据操作都要有日志记录,这些日志要能够详细记录操作的时间、人员、操作内容等信息,一旦发生数据安全事件,可以通过日志追溯到问题的源头,便于进行调查和处理。
技术能力要求
1、数据加密技术
- 企业需要具备数据加密技术能力,根据数据的敏感度采用不同级别的加密算法,对于高度敏感的数据,如企业的商业机密、客户的密码等,要采用高级的加密算法,如AES(高级加密标准)等。
- 加密密钥的管理也是关键环节,企业要建立安全的密钥生成、存储、分发和更新机制,采用硬件安全模块(HSM)来存储加密密钥,确保密钥的安全性。
2、访问控制技术
-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体系,采用身份认证、授权和审计等技术手段,身份认证可以采用多因素认证方式,如密码 + 指纹识别或密码+短信验证码等。
- 在授权方面,要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级别,精确控制其对数据的访问范围,普通员工只能访问与其工作相关的部分数据,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访问更全面的数据,但也要遵循严格的审批流程。
- 审计技术能够实时监控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情况,发现异常行为及时报警,当有用户在非工作时间频繁访问敏感数据时,审计系统能够发出警报并通知安全管理人员。
3、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 企业要制定数据备份策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确定备份的周期和方式,对于关键业务数据可以采用实时备份或每日多次备份的方式。
- 数据恢复技术要经过充分的测试,确保在发生数据灾难(如服务器故障、数据被恶意删除等)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恢复数据,企业要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验证恢复技术的有效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人员能力与培训
1、专业人员配备
- 企业需要配备具有数据治理安全专业知识的人员,如数据安全工程师、数据治理专员等,这些人员要具备数据安全技术、法律法规、数据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数据安全工程师要能够熟练掌握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数据治理专员要熟悉数据分类、数据质量管理等工作。
2、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
- 企业要对全体员工进行数据治理安全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定期的安全意识提升培训,培训内容要涵盖数据安全基础知识、企业的数据治理安全制度和流程、员工在数据安全中的责任等。
- 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让员工认识到数据安全与自身工作的紧密联系,如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处理企业敏感数据,不随意泄露企业数据等。
合规性要求
1、法律法规遵守
- 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数据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数据保护法》等,在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共享和销毁等各个环节都要确保合法合规,在跨境数据传输方面,要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和审批。
2、行业标准遵循
- 不同行业可能有特定的数据治理安全行业标准,企业要积极遵循,金融行业有严格的金融数据安全标准,医疗行业有医疗数据管理的特殊要求等,企业要根据自身所在行业的标准,完善自身的数据治理安全管理体系。
申请数据治理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需要企业在组织管理架构、制度与流程建设、技术能力、人员能力与培训以及合规性等多方面满足相应的条件,只有全面构建完善的数据治理安全管理体系,企业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保障数据资产的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