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198字)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XX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2万,其中老年人口占比达28%,新就业群体突破6000人,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发现:87%居民存在家政服务需求,65岁以上老人年均就医次数达12次,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率不足40%,结合《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拟通过"四季主题+精准服务"模式,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重点解决"一老一小"照护、新市民融入、社区微更新等民生痛点。
组织架构(156字)
- 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委员、社区书记任组长,成员包含各楼栋长、物业代表、业委会委员(共12人)
- 执行小组:设立综合协调组(3人)、服务供给组(8人)、宣传督导组(5人)
- 志愿者团队:组建"银龄帮帮团"(15人)、"青春驿站"(30人)、"巧手坊"(20人)三支特色队伍
- 专家智库:聘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法律援助律师、家政协会秘书长等5名顾问 872字) (一)春季"焕新季"(3.15-4.15)
- "健康护航行动"
- 设立流动医疗站:每月15日开展"三高筛查+中医理疗"服务,配备便携式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
- 老年健康档案:为独居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提供季度随访
- 爱牙护齿日:联合口腔诊所开展免费涂氟、义齿适配服务
"安居焕新计划"
- 旧物置换市集:设置四类置换专区(家具/家电/书籍/衣物),实行积分兑换制度
- 建筑微改造:针对12栋老旧住宅实施"一栋一策",重点解决楼道照明、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
- 绿化认养工程:划分3000㎡公共绿地,实行"楼栋包干+专业养护"双轨制
"技能共享课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开设"银发数字课":教授智能手机挂号、电子社保卡使用等实用技能
- 举办"家庭急救大赛":涵盖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6项急救技能竞赛
- 开展"手作疗愈工作坊":包含香薰蜡烛制作、植物标本装裱等创意课程
(二)夏季"清凉季"(6.1-7.15)
"避暑解忧服务"
- 开设"清凉驿站":在社区广场搭建200㎡临时庇护所,配备直饮水机、应急药品、充电设备
- 发放"清凉包":内含清凉油、退热贴、便携扇等8种物资,覆盖全部独居老人
- 组织"星空电影院":利用社区广场开展露天电影放映、露天音乐会等夜间活动
"亲子成长营"
- 开设"自然探索课":联合植物园开展植物识别、昆虫观察等科普活动
- 举办"创意市集":设置亲子手作摊位、旧物改造展台,设置"最佳创意奖"
- 开展"家庭运动挑战赛":包含亲子跳绳、趣味接力等5个竞技项目
"法律护航行动"
- 设立"流动法律服务站":每周三开展婚姻家庭、劳动权益等专题咨询
- 举办"模拟法庭":选取典型邻里纠纷案例进行角色扮演
- 发放《家庭法律手册》:涵盖财产继承、高空抛物等12个常见法律问题
(三)秋季"丰收季"(9.1-10.31)
"银龄关爱计划"
- 开展"重阳敬老行动":组织健康体检、文艺汇演、长寿面制作等主题活动
- 设立"代际沟通角":通过"祖孙共读""家庭会议"改善代际关系
- 实施"智慧助老"工程:为200户老人安装紧急呼叫系统
"文化润心工程"
- 举办"社区文化节":包含非遗展示、方言故事会、传统手工艺体验
- 开设"社区图书馆":首批配置500册适老化读物,设置自助借还系统
- 开展"社区能人秀":挖掘书法、戏曲、剪纸等民间才艺人才
"环境提升行动"
- 实施"楼道革命":清理卫生死角120处,增设分类垃圾桶30组
- 开展"绿化升级":补种观赏植物500株,打造3条主题景观步道
- 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制":实行"投放-兑换-奖励"闭环管理
(四)冬季"温暖季"(12.1-1.15)
"暖心守护行动"
- 开展"寒冬送温暖":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姜茶、热水等物资
- 实施"暖房工程":检修公共区域供暖系统,更换老化管道500米
- 设立"应急庇护所":配备防寒棉被、应急照明等物资,开放24小时值班
"年味营造计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举办"社区年货节":设置民俗工艺品展销、地方特产展柜
- 开展"全家福拍摄":提供免费摄影服务,制作电子相册发送至居民邮箱
- 组织"传统技艺体验":包含剪纸、糖画、绒花制作等非遗项目
"社区微更新"
- 实施"电梯加装":完成3部电梯加装工程,建立安全使用规范
- 开展"墙面美化":组织居民参与墙绘创作,打造"文化墙"200平方米
- 建立"共享工具箱":配置维修工具50套,实行"预约-借用-归还"管理
实施步骤(164字)
- 筹备阶段(5.1-5.31):完成方案细化、物资采购、志愿者培训
- 执行阶段(6月-次年1月):按季度推进,建立周例会制度
- 总结阶段(2月-3月):开展满意度调查,形成服务案例集
宣传推广(118字)
- 线上:制作H5活动地图,开通"便民服务直通车"小程序
- 线下:发放5000份《服务指南》,设置15处宣传展板
- 媒体:在"XX新闻"客户端开设专题报道,制作纪录片2部
- 反馈:建立"扫码评价"系统,实时收集居民建议
保障措施(146字)
- 资金保障:申请专项经费80万元,设立企业赞助基金
- 物资保障:与8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储备应急物资库
- 安全保障:制定《活动安全预案》,购买公众责任险
- 人员保障:实行AB岗制度,建立志愿者星级评定体系
预期成效(102字)
- 直接服务人次突破20000人次
- 居民满意度达95%以上
- 问题解决率提升40%
- 打造3个特色服务品牌
- 形成《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手册》
总结评估(102字)
- 开展满意度调查(电话+问卷)
- 分析服务数据(人次、类型、时段)
- 组织第三方评估(街道办+高校团队)
- 形成《年度服务白皮书》
(总字数:1296字)
创新亮点:
- 建立服务需求动态调整机制,每月更新服务清单
- 创新"时间银行"互助模式,居民可存储服务时长兑换未来服务
- 开发"社区服务数字孪生"系统,实现需求精准匹配
- 引入"服务效能评估模型",量化考核服务成效
备注:本方案可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动态调整,重点服务项目需建立长效机制,非季节性服务每月至少开展1次。
标签: #社区便民服务活动方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