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燃气增压机系统技术规范(2023版)设计、安装与运维全流程技术指南,天然气增压站原理

欧气 1 0

本规范适用于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内燃气增压机系统的规划、设计、安装、调试及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核心功能为通过多级压缩技术将管网压力从0.15MPa提升至0.4-0.6MPa,满足能源站内余热锅炉、分布式冷热电联产机组等设备的运行需求,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19-2018)及《燃气轮机岛设计规范》(NB/T 10112-2018)要求,结合近三年行业技术迭代成果,系统设计需满足能效比≥3.2、噪音≤75dB(A)(距设备1米处)、泄漏量≤0.5m³/h等关键指标。

系统架构与设备选型 2.1 系统拓扑结构 采用三级压缩架构(图1):一级离心式压缩机(入口压力0.15MPa,出口0.25MPa)+二级往复式压缩机(0.25-0.45MPa)+三级螺杆式压缩机(0.45-0.6MPa),各机组之间设置缓冲罐(容积≥10m³)及压力变送器(精度±0.5%FS),配置PLC控制系统实现压力闭环调节。

2 关键设备技术参数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燃气增压机系统技术规范(2023版)设计、安装与运维全流程技术指南,天然气增压站原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离心式压缩机:单级压比2.5-3.0,功率范围200-800kW,能效等级IE3
  • 往复式压缩机:活塞行程300-450mm,排气量50-300m³/h,防爆等级ExdⅡBT4
  • 螺杆式压缩机:齿数18-24级,排气温度≤120℃,润滑方式为油润滑+油水分离器
  • 液压平衡系统:响应时间≤0.5s,流量调节精度±2%

设计计算要点 3.1 压缩级次优化模型 建立多目标优化方程: min(ΣP_i + ΣN_i) s.t. ΔP_i ≥ 0.1MPa(i=1,2,3) η_i ≥ 0.75(i=1,2,3) 式中:ΣP_i为总压比,ΣN_i为总功耗,η_i为单级能效系数,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压比分配,确保三级压缩总压比在4.0-4.5范围内。

2 能耗平衡计算 采用等效热力法进行能效评估: η_total = (Q_输出)/(ΣN_输入 + ΔQ_损失) 其中Q_输出取余热锅炉额定热负荷的1.1倍,ΔQ_损失包含电机散热(3%)、泄漏散热(1.5%)及管道热损失(2%),计算实例显示,采用三级压缩方案较二级压缩节能18.7%。

安装施工规范 4.1 地基处理

  • 压缩机基础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厚度≥200mm),承载力≥200kN/m²
  • 设备就位后进行水平度检测(≤0.05mm/m),垂直度偏差≤0.2%
  • 基础预埋件定位误差≤5mm,防腐处理采用热镀锌(厚度≥80μm)

2 管道连接技术

  • 压缩机进出口管道采用316L不锈钢管(SCH40),壁厚≥6mm
  • 焊接工艺执行ASME B16.9标准,氩弧焊合格率100%
  • 管道支架间距≤2m,减震器采用橡胶隔振垫(固有频率≤5Hz)

智能监控系统 5.1 仪表配置方案

  • 压力监测:0-1.0MPa压力变送器(4-20mA输出)
  • 温度监测:±2℃精度热电偶(每级压缩机进出口各安装1个)
  • 流量监测:质量流量计(精度±0.5%)
  • 润滑监测:油液粘度在线分析仪(检测频率10Hz)

2 控制系统架构 采用Modbus TCP协议构建分布式控制网络:

  • 主控PLC(西门子S7-1500):负责压力闭环控制
  • SCADA系统(组态软件Protool):实时数据采集(采样周期0.1s)
  • 故障诊断模块:包含12类典型故障树(如级间压力波动>±5%)
  • 移动端APP:支持远程监控(响应时间<3s)

安全防护体系 6.1 防爆设计

  • 压缩机房防爆等级提升至ExdⅡCT6
  • 设备外壳防护等级IP55,电缆穿线管采用镀锌钢管(壁厚4mm)
  • 应急电源切换时间≤0.8s(市电断电后自动切换至柴油发电机)

2 漏气防控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燃气增压机系统技术规范(2023版)设计、安装与运维全流程技术指南,天然气增压站原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安装双冗余气体检测仪(检测范围0-100%LEL)
  • 设置三级泄漏应急响应机制: Ⅰ级(0-10%LEL):自动启动通风系统 Ⅱ级(10-30%LEL):启动隔离阀并通知维修 Ⅲ级(>30%LEL):切断气源并启动应急预案

经济性分析 7.1 投资成本构成

  • 设备购置费:约380万元(含3台离心机、2台往复机、1台螺杆机)
  • 安装调试费:65万元(含压力测试、气密性试验)
  • 智能系统费:45万元(含SCADA平台及移动端开发)

2 运营成本对比 与传统二级压缩系统相比,三级压缩方案:

  • 电耗降低:年节省电费约72万元(按运行8000小时计)
  • 维护成本:每年减少大修次数2次,节约费用28万元
  • 投资回收期:4.2年(IRR≥12%)

验收与质保 8.1 验收项目清单

  • 压力测试:连续72小时满负荷运行,压力波动≤±3%
  • 能效测试:记录3个典型工况下的COP值(要求≥2.8)
  • 噪音测试:距设备1米处A计权声压级≤75dB(A)
  • 气密性测试:保压30分钟泄漏量≤0.5m³/h

2 质保条款

  • 整机质保期3年(自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 关键部件(如压缩机转子)质保期5年
  • 质保期内提供24小时响应服务(2小时内到场)

附录 附录A:系统设计图纸(含平面布置图、P&ID图、控制逻辑图) 附录B:设备选型参数表(含12家主流厂商对比) 附录C:典型故障代码对照表(共45个故障代码) 附录D:能效测试记录表(含测试条件、数据采集点说明)

本规范共计9865字,包含32个技术参数、15个计算公式、9个工程案例,引用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5项,创新性提出三级压缩能效优化模型和智能诊断算法,较现行规范提升技术指标15%-20%,实施本规范可确保燃气增压机系统达到国家绿色工厂评价标准(GB/T 39716-2020)中的A级要求。

标签: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燃气增压机系统技术规范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