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规范企业移动存储设备(含U盘、移动硬盘、SD卡、加密狗等)的采购、使用、管理及报废全流程,防范数据泄露风险,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及《信息安全技术移动存储设备安全要求》(GB/T 22239-2019)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所有办公场所的移动存储介质管理。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涵盖设备采购审批、入册登记、使用授权、安全防护、日常审计、故障处置、报废审批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环节,特别针对涉密信息存储设备实施分级管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二章 设备分类与分级 第三条 分类标准 按存储介质类型划分为:
- 通用型:容量≤128GB的U盘、SD卡
- 专业型:容量128GB-1TB的移动硬盘
- 涉密型:配备国密算法芯片的加密存储设备
- 特殊型:生物识别加密设备、量子加密设备
第四条 分级管理 建立三级防护体系: A级(核心数据):涉密存储设备,需双因子认证+国密算法加密 B级(重要数据):普通涉密设备,实施动态口令+全盘加密 C级(一般数据):非涉密设备,执行文件级加密+使用日志审计
第三章 采购与入册管理 第五条 采购审批
- 采购前需提交《移动存储设备采购申请单》,列明设备型号、容量、加密等级等参数
- 采购金额超过5000元需经CIO办公会审议
- 禁止采购未通过等保三级认证的设备
第六条 入册登记
- 设备入册需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 建立电子档案包含:
- 设备序列号、MAC地址等唯一标识
- 加密证书信息(含有效期)
- 使用部门、责任人信息
- 安全防护配置记录
- 实行一机一码管理,二维码打印于设备本体
第四章 使用规范 第七条 权限管理
- 实施最小权限原则,按需分配存储设备访问权限
- 涉密设备实行"人机分离"管理,禁止外接使用
- 建立分级访问权限:
- A级设备:仅限信息安全部门使用
- B级设备:需部门负责人审批
- C级设备:实行部门备案制
第八条 使用流程
- 预借登记:通过OA系统提交《设备借用申请》,注明使用场景及时间
- 使用监控:关键设备接入DLP系统,实时监测文件读写行为
- 交接规范:使用完毕后需进行完整性校验(MD5/SHA-256)
- 禁止行为:
- 私自拆解设备
- 跨部门转借
- 存储非工作日标文件
第五章 安全防护 第九条 技术防护
- 强制启用BitLocker/TCM加密功能
- 实施动态口令+生物识别双重认证
- 建立加密证书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证书到期前90天自动提醒
第十条 物理防护
- 涉密设备存放于带电磁屏蔽的专用保险柜
- 移动硬盘采用防拆设计,内置硬件写保护开关
- 设备运输使用防弹纤维包裹,配备GPS定位标签
第十一条 传输防护
- 涉密数据传输强制使用国密SM4算法加密
- 建立专用数据摆渡通道,禁止通过互联网传输
- 使用硬件级网闸进行安全隔离
第六章 审计与处置 第十二条 定期审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季度性开展加密状态检查(含证书有效性验证)
- 年度执行第三方渗透测试
- 建立异常操作预警机制,对5分钟内连续3次错误认证自动锁定设备
第十三条 故障处置
- 设备损坏立即启动应急响应,2小时内上报信息中心
- 涉密设备故障须由指定工程师处理,操作全程录像
- 建立设备健康度评估模型,包含存储寿命、加密状态等12项指标
第十四条 报废管理
- 设备报废需提交《报废申请单》及《数据清除证明》
- 执行NIST 800-88标准擦除流程(7次覆盖写入)
- 涉密设备报废需经信息安全委员会审议
- 报废设备统一送交指定保密资质单位销毁
第七章 培训与考核 第十五条 培训体系
- 新员工入职需完成《移动存储安全操作》必修课
- 每年组织2次红蓝对抗演练
- 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包含:
- 加密技术原理(4学时)
- 数据防泄漏实践(6学时)
- 应急处置流程(3学时)
第十六条 考核机制
- 实行安全积分制,违规行为扣减积分
- 年度安全评估与绩效奖金挂钩(占比不低于5%)
- 设立"安全标兵"季度评选,奖励合规操作人员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制度修订 本制度由信息安全部每年复审,重大技术标准变更时即时更新。
第十八条 解释权限 本制度由公司信息安全委员会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全文共计1286字)
制度特色说明:
- 技术创新:引入量子加密设备管理、生物识别认证等前沿技术要求
- 流程优化:设计设备健康度评估模型,实现智能化的状态监控
- 风险防控:建立从采购到报废的全流程风险控制节点,覆盖7大风险领域
- 智能管理:对接OA系统、DLP平台、加密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平台
- 应急响应:制定分级处置预案,明确不同故障场景处置时限
本制度通过构建"技术防护+流程管控+人员培训"的三维管理体系,有效平衡数据安全与业务效率,既符合国家网络安全监管要求,又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移动存储设备管理提供可操作、可量化、可追溯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标签: #移动存储设备管理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