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机遇篇】 在云原生、边缘计算、5G网络重构的产业变革浪潮下,全球服务器部署规模以每年23%的增速持续扩张(IDC 2023数据),作为支撑数字化转型核心的基础设施层,负载均衡技术正经历从传统LB到智能流量调度中枢的范式转变,我们基于AI算法构建的第四代智能负载均衡平台,已服务包括3家世界500强企业、12家独角兽公司及全球200+数据中心运营商,单集群处理峰值突破120万TPS,较传统方案提升47倍。
【岗位矩阵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产品战略专家(PSE)
- 主导构建"云-边-端"三级负载治理体系,设计支持百万级服务实例的弹性调度框架
- 研发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健康检测系统,实现服务端自动故障隔离与负载再平衡
- 建立全球首个混合云流量沙箱平台,支持AWS/Azure/GCP多云环境无缝切换
分布式架构师(DA)
- 设计支持千万级会话保持的全球CDN调度引擎,延迟优化达68%
- 构建基于Service Mesh的微服务治理中台,实现2000+容器集群的智能编排
- 研发多活数据中心智能切换系统,RTO<3秒,RPO≈0
算法工程师(AE)
- 优化基于深度Q网络的智能路由算法,收敛速度提升3倍
- 开发时序预测模型,流量预测准确率达92.3%
- 设计资源利用率优化引擎,服务器空载率降低至12%以下
【技术攻坚篇】 核心研发方向:
智能流量预测系统
- 集成LSTM+Transformer混合模型,融合历史流量、业务日志、网络拓扑等12类特征
- 支持分钟级预测粒度,准确率较传统ARIMA提升41%
- 已申请8项发明专利(ZL2023XXXXXX.X等)
边缘计算调度中枢
- 开发支持5G MEC的边缘节点动态选择算法
- 实现边缘-中心数据分片与智能路由
- 单节点处理能力达200Gbps
服务网格治理框架
- 构建基于eBPF的XDS动态配置系统
- 实现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纳秒级同步
- 支持百万级服务实例的秒级扩缩容
【任职画像篇】
产品经理(15-30K·16薪)
- 5年以上分布式系统产品经验,主导过至少3个亿级DAU项目
- 精通Kubernetes服务网格,熟悉Istio/Linkerd架构演进
- 具备将业务需求转化为技术方案的能力,输出过完整产品路线图
架构师(40-80W·14薪)
- 8年以上大规模系统架构经验,主导过千万级QPS系统设计
- 精通CAP理论在分布式场景的应用,熟悉BDI一致性协议
- 具备技术预研能力,输出过行业白皮书或技术专利
算法工程师(25-50W·12薪)
- 硕士以上学历,计算机/数学专业,CSDN等技术社区万粉级作者
- 熟练掌握TensorFlow/PyTorch框架,有顶会论文发表经历
- 开发过百万级用户量的AI应用,代码Review通过率>95%
【成长体系篇】
研发资源池
- 每年投入营收的8%用于技术采购,配备Dell PowerScale、AWS Outposts等实验环境
- 年度技术培训预算人均3.2万元,覆盖CNCF/K8s等认证考试
- 设立百万级创新基金,支持内部技术提案
职业发展双通道
- 技术序列:初级工程师→资深专家→首席科学家(CTO后备)
- 管理序列:项目组长→技术总监→研发副总裁
行业影响力建设
- 每年组织3场行业峰会,参与CNCF技术委员会
- 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联合成立"智能负载均衡联合实验室"
- 技术文档被CNCF收录,GitHub开源项目Star量破10万
【薪酬福利篇】
薪酬结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基础薪资:行业75分位起(PSE 15-25K/月,DA 40-80W/年)
- 项目奖金:年度超额完成部分3-5倍
- 股权激励:入职满2年可参与期权计划
岗位津贴
- 技术专利津贴(授权1万/项,转化收益分成)
- 行业会议津贴(每年2-4次国际峰会)
- 研究助理津贴(配备2名专职研究生支持)
健康保障
- 年度体检+高端商业保险(含海外就医)
- 弹性工作制(核心时段坐班+远程办公)
- 健身补贴(年最高1.5万元)
【申请流程篇】
投递材料
- 个人技术白皮书(5000字以上,含技术方案设计)
- 项目成果清单(需包含架构图、性能对比数据)
- 专利/论文/开源贡献证明
面试流程
- 技术笔试:设计支持亿级用户的负载均衡架构(3小时)
- 实战演练:在AWS实验室完成24小时压力测试
- 高管终面:CTO亲自参与的方案路演
入职支持
- 15天带薪技术集训(涵盖云原生、AI算法等)
- 配备专属技术导师(1v1指导3个月)
- 年度海外技术考察(硅谷/慕尼黑/东京)
【公司实力篇】
技术储备
- 拥有23项核心专利(含3项PCT国际专利)
- 开源项目SLS-LoadBalance在GitHub获12万Star
- 获评"国家信创产业推荐产品"
行业地位
- 连续3年入选Gartner SD-WAN魔力象限
- 与华为云、阿里云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 为冬奥会提供5G+负载均衡混合云解决方案
研发投入
- 年均研发投入占比达营收的58%
- 拥有200+人研发团队(博士占比15%)
- 与中科院计算所共建AI算法实验室
【申请方式】
投递通道
- 线上申请:https://career.example.com/jobs/2023-LB
- 邮件投递:career@负载均衡科技公司.com(邮件标题:姓名+岗位+技术专长)
- 现场咨询:北京/上海/深圳研发中心(提前预约)
公司地址
- 北京总部:海淀区上地10号院A座
- 深圳研发中心:南山区科技园科发路1号
- 成都分部:高新区锦城大道666号
联系方式
- 招聘热线:400-XXX-XXXX(工作日9:00-18:00)
- 技术咨询:技术委员会邮箱:tech@负载均衡科技公司.com
(全文共计1278字,技术细节均经过脱敏处理,实际数据以最新财报为准)
标签: #负载均衡产品招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