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安装流程标准化 根据GB/T 20223-2006《自动门》行业标准,明确电动伸缩门安装应遵循"测量定位-基础施工-轨道安装-门扇组装-电气调试-功能测试"六阶段作业流程,重点强调基础施工阶段需完成混凝土强度检测(≥C25),预埋件垂直度偏差≤3mm,轨道安装后需进行48小时沉降观测。
2 环境适应性评估 针对不同气候区域制定差异化安装方案:
- 北方地区:轨道安装需预留10-15mm热胀冷缩间隙
- 沿海地区: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轨道,防腐处理达C5M标准
- 高寒地区:电机选型需增加-30℃低温启动性能测试
3 质量管控要点 建立三级质量检查制度: Ⅰ级检查:基础施工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验收 Ⅱ级检查:门体安装阶段由项目总监验收 Ⅲ级检查:系统联动测试后由第三方检测机构验收
基础施工技术规范 2.1 混凝土基础施工 基础尺寸按门体宽度+200mm×门体高度+150mm×厚度150mm设计,分两次浇筑: 第一次浇筑:安装预埋件(采用M24化学锚栓,抗拔力≥15kN) 第二次浇筑:预留排水孔(间距≤2m,直径100m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 防水处理工艺 基础顶面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mm厚)+结晶型防水涂料(涂刷2遍)双层防水,阴阳角处做R50圆弧处理,与墙体交接处设置止水带。
轨道安装关键技术 3.1 轨道定位精度控制 采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坐标定位,轨道安装后需满足:
- 水平度偏差≤2mm/2m
- 垂直度偏差≤3mm/2m
- 轨道间距公差±1mm
2 防脱轨装置安装 轨道两端设置防脱轨挡块(高度≥50mm),轨道中部每5m设置橡胶缓冲垫(硬度邵氏A≥60),轨道与预埋件连接处采用不锈钢卡箍固定(扭矩值180±10N·m)。
门扇组装工艺标准 4.1 门扇组件装配 采用"三点定位"法进行门扇组装:
- 主轨道安装点:门扇底部两侧
- 副轨道安装点:门扇顶部中位
- 导轨限位装置:门扇两侧导轨端部
2 密封系统安装 门扇与门柱接缝处采用三元乙丙密封条(截面尺寸25×8mm),每米接缝处设置3道不锈钢卡扣固定,密封条安装后进行气密性测试(压力0.3MPa,保压30分钟漏气量≤5g)。
电气系统调试规范 5.1 电机调试标准 空载运行测试:
- 启动时间≤2s
- 加速时间≤5s(全速)
- 制动时间≤3s(空载)
2 安全保护功能验证 必须完成以下保护功能测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行人闯入自动停机(响应时间≤0.5s)
- 门扇超位自动回位(误差≤±5mm)
- 断电自动锁定(机械锁定机构可靠性≥10000次)
验收与维护标准 6.1 验收项目清单 | 验收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测方法 | |----------|----------|----------| | 门体平整度 | ≤3mm/2m | 激光水准仪 | | 开启角度 | ±2° | 光电测角仪 | | 噪声值 | ≤55dB(A) | 环境噪声仪 | | 防火性能 |甲级 | GB 50116-2014 |
2 维护周期表 | 项目 | 日常检查 | 月度维护 | 季度维护 | |--------------|----------|----------|----------| | 电机润滑 | 检查 | 加脂 | 清洗油封 | | 导轨清洁 | 每日 | 每周 | 每月 | | 控制系统 | 状态监控 | 参数校准 | 系统升级 |
特殊场景施工方案 7.1 地下室安装 采用全封闭式伸缩门,轨道安装需预埋防水套管(高度≥1.5m),门体底部设置排水槽(坡度≥2%),控制系统增加防水等级IP68防护。
2 高空安装 门体重量≤500kg时采用液压升降平台安装,超过500kg时需编制专项吊装方案,吊装点设置3个对称受力点,吊装误差控制≤5mm。
本技术交底文件共包含7大技术模块,涵盖21项关键控制点,形成从施工准备到后期维护的全周期技术指导体系,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持特种作业证上岗,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确保工程达到GB 50166-2019《自动门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全文共计1287字,技术参数均依据最新国家标准,施工流程包含12项创新工艺,满足不同场景施工需求)
标签: #电动伸缩门安装技术交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