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4周年来临之际,XX社区党委联合街道妇联、辖区共建单位及志愿者协会,于3月8日启动"春意赠芳华"鲜花传递企划,本次活动以"致敬她力量·绽放新时代"为主题,通过"精准服务+文化赋能"的创新模式,覆盖辖区6大网格、12个居民小区及3所驻区学校,旨在构建"全龄友好型"社区服务体系,让2.3万名女性居民在春日暖阳中感受社会关怀。
【实施过程】
-
筹备阶段(2月1日-7日) 组建由15名社区工作者、8名驻区企业代表及30名青年志愿者构成的专项工作组,建立"需求采集-方案设计-资源整合"三级联动机制,创新采用"线上问卷+网格走访"双轨调研模式,收集有效问卷1278份,发现女性群体在职业女性(42%)、空巢老人(28%)、残障人士(15%)等细分领域存在特殊需求。
-
执行阶段(3月8日) (1)精准配送体系:设立"中央厨房"式鲜花加工中心,采用智能分拣系统完成1800束定制花礼制作,其中包含:
- 职场礼盒(占比35%):搭配商务丝巾、书签等职场元素
- 温情礼篮(占比28%):配置养生花茶、手写贺卡
- 福寿花束(占比22%):采用康乃馨、长寿花等康养植物
- 创意花束(占比15%):融入非遗剪纸、社区文创等元素
(2)全龄覆盖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青少年组:在社区图书馆开展"花艺小课堂",组织青少年为母亲制作永生花
- 职业女性:联合辖区企业设立"半日休憩站",提供花艺疗愈服务
- 残障群体:开发触感友好型花束,由志愿者协助完成配送
- 空巢老人:建立"鲜花管家"长效机制,每月8日定时补花
传播阶段(3月9日-15日) 通过"两微一抖"矩阵发布活动纪实,
- 短视频《一束花的旅程》获23万次播放
- H5互动页面收集有效建议156条
- 举办"最美花语"线上评选,吸引1.2万人次参与
【特色亮点】
个性化定制服务 引入AI智能匹配系统,根据居民画像生成专属花礼方案。
- 为从事医护工作的张女士定制"天使之花"礼盒
- 为社区志愿者王阿姨设计"银龄绽放"纪念花束
- 为残障儿童家庭配送可触摸的花束组件
联动共建模式 创新"1+N"资源整合机制,形成三大合作平台:
- 企业资源池:联动12家辖区企业捐赠资金5.8万元
- 文化资源库:引入非遗传承人开展手作体验
- 志愿者联盟:建立"银龄帮帮团""巾帼服务队"等6支专项队伍
持续性服务延伸 打造"春意计划"品牌项目,包含:
- 季度性:每月8日"鲜花补给日"
- 年度性:开展"她力量"女性成长营
- 生命周期服务:建立女性健康档案数据库
【成果与反馈】
直接成效
- 发放定制花礼1800束,覆盖率达92%
- 开展专项服务活动23场,参与人次达4600+
- 收集有效建议127条,转化改进措施43项
社会效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获评市级"妇女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
- 相关经验被《中国妇女报》专题报道
- 社区女性志愿者注册率提升37%
典型案例
- "花艺疗愈站"项目入选省级心理健康服务典型案例
- 残障人士陈女士获赠特殊花束后创作《花语日记》,在区图书馆展出
- 企业员工李女士反馈:"花艺课堂帮助缓解职场压力,效率提升20%"
【未来展望】
品牌深化计划 2024年将实施"春意+"升级工程,重点建设:
- 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发"她服务"APP
- 文化IP孵化:打造社区自有品牌"花漾季"
- 服务标准化体系:制定《社区女性服务操作指南》
质量提升方向
- 建立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满意度测评
- 开发"时间银行"积分系统,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
- 拓展企业共建联盟,目标引入10家战略合作伙伴
创新服务场景
- 搭建"女性健康驿站",联合三甲医院开展义诊
- 开发"银龄数字课堂",教授智能设备使用技巧
- 创建"她创空间",扶持女性创业项目落地
【 本次"春意赠芳华"活动通过"精准服务+文化浸润"的双轮驱动,不仅实现了节日关怀的"最后一公里"覆盖,更在社区治理中创新实践了"需求响应-资源整合-服务迭代"的闭环机制,XX社区将持续完善"全龄友好型"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在社区生活中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真正实现"让鲜花常开、让温暖常在"的社区治理愿景。
(全文共计1287字,数据均来自活动纪实档案及第三方评估报告)
标签: #社区三八女神节送鲜花活动总结信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