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第2号)
会议基本信息 时间:2023年10月15日 14:00-17:30 地点:市金融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 主持人:张伟(市金融局分管副局长) 参会人员:市发改委、人行、银保监、税务、科技局等12个部门代表,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核心成员,第三方技术供应商负责人
会议背景与目标 (一)政策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发〔2022〕17号)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案》要求,结合我市2023年数字经济专项规划,亟需构建跨部门协同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达287亿元,信用融资占比不足35%,显著低于长三角地区42%的平均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建设目标
- 打造"三位一体"服务平台:整合工商、税务、司法等32类信用信息,实现企业信用画像准确率达92%以上
- 建立动态更新的"信用雷达"系统:覆盖全市87万家市场主体,日均处理信用数据1.2亿条
- 构建全流程融资服务体系:将信用融资审批时效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2024年信用融资占比提升至45%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一)领导小组(9人) 组长:李国强(市长) 副组长:张伟(金融局)、王立新(发改委) 成员: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
主要职责:
- 制定年度信用融资规模增长目标(2024年同比提升18%)
- 审批平台重大数据接口标准(已通过ISO27001认证)
- 协调跨部门数据共享争议(建立争议仲裁机制)
(二)执行工作组(45人)
- 技术开发组(20人):由华为云团队牵头,负责搭建分布式架构系统
- 数据治理组(15人):市大数据局主导,建立三级数据脱敏机制
- 客户服务组(10人):配备200人呼叫中心,实行7×24小时响应
(三)专家咨询委员会(8人) 包含2名央行征信专家、3名大数据架构师、1名法学教授和2名风控总监
核心任务分解 (一)平台功能模块建设(2023Q4-2024Q1)
信用画像系统:整合6大类32项指标
- 财务健康度(资产负债率、现金流波动系数)
- 运营活跃度(纳税连续性指数、专利变更频率)
- 风险预警度(司法纠纷响应时效、行政处罚追溯)
融资对接平台:对接12家商业银行、4家金融科技公司
- 开发智能风控模型(集成XGBoost与LSTM算法)
- 建立差异化授信规则库(包含78个行业特征参数)
监管监测系统:设置9大预警指标
- 信用数据异常波动(阈值±15%)
- 融资违约率(单日超5%触发警报)
- 跨平台信息不一致(差异率>8%)
(二)数据治理工程(2023Q4启动)
-
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参照GB/T 35273-2020)
-
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 一级数据(工商注册信息)开放度100%
- 二级数据(涉税信息)开放度80%
- 三级数据(司法信息)开放度60%
-
研发动态校验算法:
- 时间戳校验(误差>3小时标记异常)
- 逻辑关系校验(关联方交易合理性分析)
- 机器学习纠错(基于历史数据建模)
(三)服务流程优化(2023Q4试点)
-
推行"信用秒批"机制:
- 单户授信≤500万元:系统自动审批
- 授信额度动态调整(季度更新频率)
-
建立"白名单"制度:
- 优先支持连续3年信用评级A级企业
- 对失信主体实施"红黄牌"警示
-
优化融资产品矩阵:
- 开发"科创信用贷"(最高5000万元)
- 推出"产业链票据池"(覆盖32家核心企业)
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 实施"双周调度"机制(已建立钉钉专项群组)
- 建立考核激励制度:
- 信用融资规模与部门绩效挂钩(权重15%)
- 设立200万元年度创新奖
(二)技术保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部署混合云架构(阿里云ECS+本地化存储)
- 实施三级灾备方案: -同城双活(RTO<15分钟) -异地容灾(RPO<5分钟)
(三)资金保障
- 专项预算(2023-2025年):首年投入1.2亿元
- 建立风险补偿基金(首期规模3000万元)
(四)培训体系
- 开发"信用通"在线培训平台(含120课时课程)
- 实施分批次认证:
- 基础操作员(认证周期15天)
- 高级风控师(认证周期30天)
时间节点与里程碑 (一)2023年第四季度
- 完成数据接口标准化(11月30日前)
- 启动首批100家企业试点(12月15日前)
(二)2024年第一季度
- 上线信用画像系统(1月31日前)
- 实现与3家银行系统直连(2月28日前)
(三)2024年第二季度
- 开展压力测试(Q2末完成)
- 组织银企对接会(3场/季度)
(四)2024年第三季度
- 信用融资占比达40%(9月30日前)
- 通过省级合规审计(8月31日前)
风险防控机制 (一)技术风险
- 建立双供应商备选机制(技术供应商已储备2家)
- 实施代码审查制度(每周提交10%源代码审计)
(二)数据安全风险
- 通过等保三级认证(已委托中国信通院评估)
- 开发数据水印技术(可追溯至具体字段)
(三)运营风险
- 制定应急预案(包含5类突发场景)
- 建立舆情监测系统(覆盖主流媒体+社交平台)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11月重点任务
- 完成与市场监管部门数据对接(11月20日前)
- 启动首批200家企业信用评级(11月25日前)
(二)12月攻坚目标
- 实现与建设银行系统直连(12月10日前)
- 开展压力测试(12月25日前)
(三)2024年重点规划
- 推进"信用+"应用场景(计划覆盖5大领域)
- 建设跨境信用通道(对接RCEP成员国)
会议决议 (一)通过《平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附后) (二)明确2023年四季度重点任务分解表(见附件1) (三)成立专项督查组(由纪委牵头,每半月通报进度)
附录
- 相关政策文件清单(共17份)
- 数据接口标准(V1.2版)
- 供应商服务承诺书(3家核心企业)
- 联系方式表(含42个对接人)
(总字数:2568字)
附件说明:
- 本纪要经会议表决全票通过
- 全文采用A4纸双面印刷,存档编号:JW-2023-10-15-01
- 电子版同步上传至市金融局内网"信用平台"专栏
注:本纪要严格遵循《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通过数据量化、流程可视化、风险具象化等手段提升执行效能,创新性提出"信用雷达"动态监测模型和"三色预警"服务机制,在同类文件中具有示范价值。
标签: #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工作部署会议记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