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港口吞吐量怎么计算的,港口吞吐量怎么计算

欧气 3 0

港口吞吐量的计算方法及相关因素解析

一、港口吞吐量的基本概念

港口吞吐量是指经水运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它是衡量港口规模大小和生产任务多少的主要数量指标,反映了港口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港口吞吐量包括货物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这里我们主要探讨货物吞吐量的计算。

二、货物吞吐量的计算原则

1、统计范围

港口吞吐量怎么计算的,港口吞吐量怎么计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货物吞吐量应包括经由水路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对于港区范围内的短途驳运、转运货物,只要在本港进行装卸,都应计入吞吐量,从一艘大船卸下货物后,通过小驳船转运到港区内其他码头再进行装卸的货物,要计算两次吞吐量(进港一次,转运出港一次)。

- 对于通过管道进出港区的液态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按实际计量的进出港数量计算吞吐量。

2、装卸货种的区分

- 不同货种的吞吐量应分别统计,常见的货种有煤炭、石油、金属矿石、钢铁、矿建材料、水泥、木材、粮食等,这有助于分析港口不同货类的装卸作业情况,为港口的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依据,一个以煤炭运输为主的港口,其煤炭吞吐量的变化趋势会影响港口的煤炭装卸设备的投入和运营策略。

3、时间界定

- 货物吞吐量一般以自然年度为统计时间单位,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这样可以与其他经济统计数据相匹配,便于对港口的年度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评估,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统计特定时间段(如季度、月度)的吞吐量。

三、货物吞吐量的具体计算方法

1、进港货物吞吐量计算

港口吞吐量怎么计算的,港口吞吐量怎么计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对于进港货物,以货物运抵港区码头并卸完货的数量为准,如果是散货,如煤炭,通过皮带秤等计量设备测量卸船后的实际重量,如果是件杂货,如集装箱货物,以集装箱的数量(TEU,即标准箱)和每个集装箱内货物的重量统计,一艘载有1000个TEU的集装箱船进港,每个TEU平均货物重量为10吨,那么进港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就是1000×10 = 10000吨。

2、出港货物吞吐量计算

- 出港货物以货物在港区码头装船完毕并启航的数量为准,对于液体货物,如石油通过油轮出港,根据油轮的舱容计量和装船前的计量差值确定出港货物量,对于固体货物,如钢材,以实际装船的重量统计,假设一个钢材仓库向一艘货轮装载钢材,通过地磅等设备计量装船钢材的总重量为5000吨,那么这5000吨就计入出港货物吞吐量。

3、中转货物吞吐量计算

- 中转货物在计算吞吐量时较为特殊,中转货物是指在本港进行换装(如从一艘船卸下再装上另一艘船)或储存一段时间后再转运的货物,对于换装的中转货物,要分别计算进港和出港吞吐量,即卸船时计算一次进港吞吐量,装船时再计算一次出港吞吐量,一批矿石在本港中转,卸船时矿石重量为8000吨,这8000吨计入进港吞吐量,之后再装到另一艘船上转运,这8000吨又计入出港吞吐量,中转货物吞吐量总共为16000吨,如果是储存后转运的货物,进港时按进港数量计入吞吐量,出港时按出港数量再计入吞吐量。

四、影响港口吞吐量计算准确性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1、计量设备的精度

- 港口使用的计量设备,如皮带秤、地磅、液位计等的精度会影响吞吐量计算的准确性,如果计量设备存在误差,可能导致货物吞吐量统计数据失真,皮带秤的精度偏差可能使散货的计量不准确,为了提高准确性,港口应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采用先进的计量技术,如高精度的电子皮带秤、激光液位计等。

港口吞吐量怎么计算的,港口吞吐量怎么计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货物的损耗和溢短

- 在装卸过程中,货物可能会有一定的损耗(如散货的撒漏)或者溢短(如液体货物的挥发或计量误差导致的装船量与卸船量的差异),对于这些情况,港口应建立合理的损耗和溢短处理机制,在统计吞吐量时,对于正常范围内的损耗可以按照实际装卸量统计,对于超出正常范围的溢短,应进行调查和调整统计数据。

3、数据统计的管理

- 港口吞吐量数据的统计涉及多个部门,如码头操作部门、仓库管理部门、计量部门等,如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沟通不畅或者统计流程不规范,可能会出现数据重复统计或遗漏的情况,港口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采用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通过建立港口生产作业管理系统,将货物装卸、计量、存储等环节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统计分析。

港口吞吐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但有序的过程,准确的计算对于港口的规划、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港口吞吐量 #计算 #计算方法 #港口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