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于管理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它是一种声明式编程语言,主要用于定义、操纵和查询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定义语言(DDL)
- CREATE TABLE: 创建表结构,指定列名和数据类型等属性。
- ALTER TABLE: 修改现有表的列或约束。
- DROP TABLE: 删除整个表及其所有数据。
数据操纵语言(DML)
- INSERT INTO: 插入新记录到表中。
- UPDATE: 更新已有记录的数据。
- DELETE: 从表中删除记录。
数据控制语言(DCL)
- GRANT: 授予用户权限。
- REVOKE: 撤销用户的权限。
数据查询语言(DQL)
- SELECT: 用于检索数据。
- WHERE: 筛选满足条件的行。
- GROUP BY: 对数据进行分组。
- HAVING: 在分组后筛选组。
- ORDER BY: 对结果进行排序。
连接与子查询
- JOIN: 将两个或多个表中的数据组合在一起。
- INNER JOIN: 仅返回匹配的记录。
- LEFT/RIGHT/FULL OUTER JOIN: 返回左/右/两侧的所有记录。
- SUBQUERY: 使用嵌套查询来获取中间结果。
视图
- VIEW: 创建虚拟表,简化复杂查询。
存储过程
- STORED PROCEDURE: 预编译的程序块,可以包含多条SQL语句。
触发器
- TRIGGER: 自动执行的动作,通常在插入、更新或删除时触发。
锁定与事务管理
- LOCK: 控制并发访问,防止数据不一致。
- TRANSACTION: 保证操作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性能优化
- 索引: 加快查询速度。
- 统计信息: 帮助查询优化器做出更好的决策。
安全性
- 角色: 分配给用户的集合权限。
- 加密: 保护敏感数据的机密性。
- 审计: 记录对数据库的操作历史。
异常处理
- TRY/CATCH: 处理运行时的错误和异常。
多线程与并行处理
- 多线程: 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 并行处理: 利用多核处理器提高性能。
分布式数据库
- 分布式事务: 在多个节点间协调事务的一致性。
- 复制: 保持多个副本以增强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NoSQL数据库
- 键值存储: 快速查找单个文档。
- 列族存储: 适合于时间序列数据和日志文件。
- 文档数据库: 支持半结构化数据,如JSON/XML格式。
大数据分析
- Hadoop: 分布式计算框架。
- Spark: 快速迭代数据处理和分析。
云数据库服务
- AWS RDS: 亚马逊提供的托管关系型数据库服务。
- Azure SQL Database: 微软提供的云上关系型数据库服务。
数据库设计原则
- 规范化: 减少冗余,提高数据完整性。
- 第一范式(Full Normal Form): 每个字段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
- 第二范式(Second Normal Form): 符合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 第三范式(Third Normal Form): 符合第二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主键。
- BCNF: 强规范化的形式,确保不存在任何非主属性对候选键的部分依赖。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技术,你可以更好地使用SQL来管理和分析数据,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总结笔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