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并实施《黑龙江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
-
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省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
基本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 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权益,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
- 改革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重点任务与措施
-
提升农村交通网络
- 完善县乡村三级路网体系,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 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
- 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
-
改善农村供水条件
- 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升级,实现稳定供水和水质达标。
- 建立健全农村供水长效运行管护机制,确保长期稳定供水。
-
加强农村电力供应
-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 推广清洁能源利用,降低农村用电成本,助力绿色发展。
-
优化农村通信设施
- 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展电子政务应用场景。
- 提升农村宽带覆盖率和接入速度,促进信息进村入户。
-
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条件
- 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功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
提升农村文化体育设施
- 建设一批标准化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 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
-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 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加固,保障农民住房安全。
-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
推进农村生态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防治土壤和水体污染。
- 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组织实施与保障
-
加强组织领导
- 省级层面成立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 各市县也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强化人才支撑
- 加强乡村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 引导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
注重宣传引导
- 广泛开展乡村建设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 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展望未来
随着《黑龙江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深入实施,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乡村景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均衡,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这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增添新的强大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