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监控室警报解除全攻略
了解警报类型
1、入侵警报
- 当监控系统检测到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特定区域时,会触发入侵警报,这种警报可能是基于红外感应、移动侦测等技术,在企业的重要仓库区域,如果有人在非工作时间闯入,监控系统中的红外探测器感应到人体热量变化,就会发出警报。
- 解除这种警报,首先要确认是否真的存在安全威胁,如果是误触发,可能是由于小动物经过、风吹动遮挡物等原因,安保人员需要到达警报触发区域进行实地查看,排除可疑人员或物体,然后在监控室的报警控制主机上,根据主机的操作界面,输入相应的解除指令,需要输入管理员密码或者进行指纹验证等身份确认操作后,找到入侵报警模块,点击“解除警报”按钮。
2、设备故障警报
- 监控设备本身出现故障时也会触发警报,比如摄像头故障、网络连接中断、存储设备满等情况,摄像头故障可能表现为画面模糊、画面丢失等,网络连接中断会导致监控数据无法传输到监控室。
- 对于摄像头故障警报,如果是镜头被遮挡,需要安排维护人员清理镜头,若是硬件损坏,如电路板故障,则要更换相应的部件,在监控室解除这种警报,需要在设备管理系统中,标记故障设备已经被处理,先找到设备故障警报的提示信息,然后选择对应的设备,点击“故障修复确认”按钮,系统会重新检测设备状态,若设备恢复正常工作,警报即可解除,对于网络连接中断警报,要先排查网络故障点,如检查网线是否插好、网络交换机是否正常工作等,修复网络后,在监控室的网络管理模块中,点击“网络恢复确认”,解除警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操作监控系统解除警报
1、传统按键式报警主机
- 这种主机通常有专门的操作面板,上面有各种功能按键,当警报响起时,操作面板上会有相应的指示灯闪烁,指示警报类型,安保人员需要先查看指示灯,确定是哪种警报。
- 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例如先按下“警报查询”键,查看详细的警报信息,如警报触发时间、触发区域等,如果是误报,再按下“解除警报”键,有些主机可能需要同时按下多个键组合才能解除警报,比如同时按下“确认”键和“数字密码键”(输入正确的管理员密码)。
2、智能监控系统软件界面
- 在现代监控室中,很多采用智能监控系统软件,当警报触发时,软件界面会弹出警报提示窗口,显示警报的详细信息。
- 操作人员需要登录软件系统,使用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录后,在警报管理菜单中找到对应的警报事件,如果是可远程处理的警报,如某些软件可以对智能摄像头进行远程重启来解决画面卡顿导致的警报,直接点击“处理警报”按钮,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如果是需要现场处理的警报,如设备硬件故障,在现场处理完成后,在软件中点击“警报解除”按钮,同时系统可能会要求输入处理结果的描述,以便于记录和后续查询。
警报解除后的检查与记录
1、检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警报解除后,不能简单地认为事情就结束了,需要对相关设备和区域进行再次检查,对于入侵警报解除后,要检查触发警报区域的周边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如门窗是否正常关闭、防护栏是否有损坏等,对于设备故障警报解除后,要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稳定,例如摄像头的画面是否清晰、存储设备是否正常写入数据等。
- 可以通过监控系统的回放功能,查看警报触发前后一段时间的视频记录,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被遗漏,也要检查警报系统本身的状态,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例如检查报警主机的传感器是否正常、软件的报警设置是否正确等。
2、记录
- 每一次警报的触发和解除都需要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警报类型、警报触发时间、警报解除时间、警报触发原因、处理过程等,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安全分析、设备维护以及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调查都非常重要。
- 可以使用专门的安全管理日志表格进行记录,也可以利用监控系统自带的日志功能进行记录,在记录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在记录警报触发原因时,如果是误报,要详细说明是何种误报情况,如“因小鸟飞过触发红外入侵警报”等。
监控室警报解除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工作,涉及到安全保障、设备维护等多方面的内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