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可视化大屏设计全流程解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需求分析
1、明确业务目标
- 在开始设计数据可视化大屏之前,必须深入了解业务需求,如果是为销售部门设计大屏,业务目标可能是实时监控销售额、销售量、销售渠道分布等数据,以便及时调整销售策略,这就需要与销售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日常工作中最关注哪些数据指标,以及这些指标如何影响业务决策。
- 对于物流企业,业务目标可能是展示货物运输状态、仓储库存水平、运输路线效率等,明确这些目标有助于确定大屏要展示的核心内容。
2、确定受众群体
- 不同的受众对数据可视化大屏有不同的需求,如果受众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更关注宏观的、战略层面的数据,如整体业绩、市场份额变化等,大屏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关键指标和趋势。
- 而如果受众是数据分析师或业务运营人员,他们可能需要更详细、深入的数据展示,包括数据明细、对比分析等,运营人员可能需要查看每个门店、每个时间段的销售数据明细,以便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
- 考虑到不同受众的技术水平,对于非技术人员,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交互方式和专业术语,确保大屏易于理解。
数据收集与整理
1、数据来源确定
- 数据可以来源于多个渠道,如企业内部的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等)、外部数据源(如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数据、行业数据平台的数据)以及实时数据采集设备(如传感器收集的环境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
- 对于销售数据,可能来自企业的销售管理系统(CRM)和财务系统;对于网站流量数据,可能来自网站分析工具(如Google Analytics或百度统计),明确数据来源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第一步。
2、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 收集到的数据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失值、重复值、错误值等,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对于缺失的销售额数据,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进行估算填充,或者标记为缺失以便在可视化中特殊处理。
- 数据预处理还包括数据格式的统一,如将日期格式统一为“YYYY - MM - DD”,将数值统一为特定的小数位数或单位,还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聚合等操作,以便于后续的可视化展示,将销售数据按照地区、产品类别进行分类汇总。
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工具
1、工具评估标准
- 功能丰富性:不同的可视化工具提供不同的功能,Tableau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和丰富的可视化图表类型,能够轻松创建复杂的可视化效果;PowerBI则在与微软生态系统集成方面表现出色,适合使用微软办公软件的企业。
- 易用性:对于没有深厚技术背景的用户,易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一些工具如百度Sugar具有简单直观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拖拽等方式快速创建可视化大屏。
- 可扩展性:如果企业未来有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需求,选择的工具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ECharts是一个开源的可视化库,可以通过编写代码进行高度定制化的扩展,适合有一定技术开发能力的团队。
2、根据需求匹配工具
- 如果需求是创建一个简单的、基于模板的可视化大屏,并且对成本比较敏感,那么一些在线可视化工具如Datawrapper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如果需要处理大量实时数据并且对可视化的交互性和美观性有较高要求,像D3.js这样的JavaScript库可能更适合,虽然它的学习曲线相对较陡,但可以创建出非常个性化的可视化效果。
设计大屏布局
1、确定布局结构
- 常见的大屏布局结构有左右布局、上下布局、中心 - 四周布局等,左右布局适合展示对比数据,例如左边展示当前数据,右边展示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上下布局可以按照数据的层次关系进行设计,如上面展示总体数据,下面展示详细的分类数据。
- 中心 - 四周布局通常将核心数据指标放在中心位置,以突出显示,而相关的辅助数据则围绕在四周,在展示企业运营数据时,中心位置可以是企业的总营收指标,四周则是营收的组成部分如不同业务板块的营收、不同地区的营收等。
2、空间分配合理
- 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分配大屏的空间,重要的数据指标应该占据较大的视觉空间,并且使用较大的字体、醒目的颜色等进行突出显示,对于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如净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应该在大屏上有足够的展示空间,让用户一眼就能看到。
- 也要考虑到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将相关的数据放在相邻的区域,方便用户进行关联分析。
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图表
1、根据数据类型选择
-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如股票价格走势、网站流量随时间的变化等,折线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随时间的趋势变化。
- 饼图适合展示数据的比例关系,如不同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比、公司各部门的费用占比等,但要注意,当比例项过多时,饼图可能会变得难以阅读。
- 柱状图常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大小,如不同城市的销售额对比、不同品牌的市场销量对比等。
2、考虑视觉效果和可读性
- 在选择可视化图表时,不仅要考虑数据的适合性,还要考虑视觉效果和可读性,桑基图可以很好地展示数据的流向和比例关系,但如果数据过于复杂,可能会让用户感到困惑。
- 为了提高可读性,可以对图表进行适当的简化,去除不必要的装饰元素,确保数据能够清晰地呈现给用户。
色彩搭配与视觉设计
1、色彩搭配原则
- 色彩搭配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对比度原则,确保文字与背景颜色有足够的对比度,以便于阅读,白色文字在黑色背景上或者黑色文字在白色背景上都具有较高的对比度。
- 色彩的协调性也很重要,避免使用过于刺眼或冲突的颜色组合,可以使用色彩搭配工具如Adobe Color来选择协调的颜色方案,选择一种主色调,再搭配几种辅助色调是比较好的做法,以蓝色为主色调表示冷静、专业,搭配一些浅灰色作为辅助色调,营造简洁的视觉效果。
2、视觉元素设计
- 除了色彩,视觉元素的设计也会影响大屏的整体效果,使用合适的图标可以增强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对于表示上升趋势的数据,可以使用向上的箭头图标;对于表示危险状态的数据,可以使用红色的警示图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线条的粗细、样式也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数据或表示数据的重要性,较粗的线条可以用于表示主要的数据关系,而较细的线条用于表示辅助关系。
交互设计
1、交互功能需求分析
- 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交互功能,用户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以便查看特定时间段或特定地区的数据,或者用户可能需要钻取数据,从总体数据深入到详细的子数据。
- 对于一些复杂的数据可视化大屏,还可能需要提供数据排序功能,让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数据进行排序,以便更好地分析数据。
2、交互方式设计
- 常见的交互方式包括点击、悬停、滑动等,点击交互可以用于打开详细信息窗口、切换不同的视图等;悬停交互可以用于显示数据的详细信息,如在柱状图上悬停显示具体的数值;滑动交互可以用于在时间轴上切换不同的时间段,查看数据的动态变化。
测试与优化
1、功能测试
- 测试大屏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可视化图表的正确显示、交互功能的有效性等,检查筛选功能是否能够正确筛选出指定的数据,钻取功能是否能够正确深入到相应的数据层级。
- 对不同浏览器和设备进行兼容性测试,确保大屏在各种常见的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IE等)和设备(如电脑、平板电脑、大屏幕显示器等)上都能正常显示和使用。
2、性能测试
- 测试大屏的性能,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的响应速度,如果数据加载过慢,会影响用户体验,可以通过优化数据查询、减少不必要的可视化元素等方式来提高性能。
- 检查大屏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表现,如在高速网络和低速网络下的加载速度和交互响应速度。
3、优化调整
- 根据测试结果对大屏进行优化调整,如果发现某些数据可视化效果不佳,可以重新选择可视化图表或调整图表的参数;如果交互功能不流畅,可以优化交互逻辑或代码实现。
- 优化色彩搭配和视觉元素设计,根据用户反馈调整大屏的整体视觉效果,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设计出一个功能完善、视觉效果良好、易于使用的数据可视化大屏,为企业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