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数据作为核心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安全、合规使用,提升银行的数据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银行业数据治理考核办法》,本办法旨在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考核机制,推动各机构加强数据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保障数据安全。
总则
-
目的 本办法旨在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据治理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数据质量和利用水平,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促进业务健康发展。
-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机构”)。
组织架构与职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领导小组 成立由董事会或其授权的高管组成的银行业数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行业的数据治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重大事项。
-
管理部门 设立专门的数据治理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标准制定、系统建设维护、数据质量控制等。
-
部门职责 各业务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数据管理工作,确保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顺利进行,并将相关责任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数据治理原则
-
合法性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保护客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
准确性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避免虚假信息和错误记录。
-
安全性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
共享性 推动跨部门、跨机构的数据共享共用,实现信息资源最大化利用。
-
创新性 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提升决策水平。
数据治理内容
-
数据采集 明确各类业务活动的数据需求,设计合理的采集流程和方法,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
数据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处理,形成结构化、标准化数据集,便于后续分析和应用。
-
数据存储 选择合适的数据仓库或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数据质量管理 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和检查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审核和维护,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安全管理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等手段保护敏感信息不被窃取或篡改。
-
数据应用 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工具,开展深度挖掘和应用开发,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考核指标与评价方法
-
定量指标 包括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的具体量化指标,如缺失率、错误率、更新频率等。
-
定性指标 关注数据管理的规范性、创新性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等方面。
-
评价方法 通过内部审计、外部评估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定机构的整体数据治理成效,并对结果进行公开通报。
奖惩机制
-
奖励措施 对于在数据治理方面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激发全员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
惩罚措施 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和企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附则
-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银行业数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所有。
-
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对本办法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以上条款的规定,我们期望能够构建起一套高效、规范、科学的银行业数据治理体系,助力我国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标签: #银行业数据治理考核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