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库(Database)
- 表(Table)
- 行(Row)
- 列(Column)
- 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
- 元组(Tuple)
- 属性(Attribute)
- 主键(Primary Key)
- 外键(Foreign Key)
- 索引(Index)
- 视图(View)
-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
- 触发器(Trigger)
- 日志文件(Log File)
- 备份与恢复(Backup and Recovery)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用于创建、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提供了对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和维护功能,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容器,其中包含了多个表(Table),每个表中又包含若干行(Row)和列(Column),这些数据可以是有序排列的,也可以是无序排列的。
表(Table)
在数据库中,表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之一,它由若干行和列组成,每一行代表一条记录,而每列则表示该记录的一个属性或字段,在一个学生信息表中,“学号”、“姓名”等就是不同的列名。
行(Row)
也称为记录(Record),指的是表中的一条完整的数据行,每条记录都包含了对应于各个字段的值,如学生的学号、姓名、年龄等信息。
列(Column)
也称为字段(Field),是指表中的一个属性或特征,每个列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数据类型,用来描述该列所存储的数据种类,例如整数型、字符串型等。
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
关系模式定义了关系的框架,包括属性的名称及其数据类型,它是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决定了如何组织和管理数据。
元组(Tuple)
元组是关系中所有属性的有序组合,在关系数据库中,每个元组都是一个完整的记录,代表了现实世界中的某个实体或事件的信息。
属性(Attribute)
属性是实体的性质或特征,它在关系中表现为列,每个属性都有一个唯一的名字,并且具有特定的取值范围和数据类型。
主键(Primary Key)
主键是一种特殊的候选键,用于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个元组,通常情况下,主键不允许为空且必须保证唯一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外键(Foreign Key)
外键是用来引用另一个表的主键的字段,通过使用外键,可以实现两个表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建立更加复杂的数据模型。
索引(Index)
索引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而在数据库中对某些列建立的快速访问路径,它允许数据库系统更快地定位到所需的数据行而不必扫描整个表。
视图(View)
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基本表派生出来的虚表,它与实际的基本表不同,因为它不存储物理上的数据,而是根据用户的需要动态生成所需的子集。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
存储过程是一组预编译好的SQL语句,它们被保存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并以特定名称命名,当执行时,可以直接调用这些存储过程来执行一系列的操作。
触发器(Trigger)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它在特定的事件发生时自动执行,当一个插入操作发生在某张表上时,相关的触发器就会被激活以进行相应的处理。
日志文件(Log File)
日志文件记录了数据库的所有事务活动,包括对数据的修改、删除以及恢复操作等,这些日志对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
备份与恢复(Backup and Recovery)
备份是将数据库的数据复制到其他介质的过程,以便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地还原数据,而恢复则是将备份数据重新加载回数据库的过程。
是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些关键概念的解释,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各种数据库技术,从而有效地管理大量的复杂数据资源。
标签: #数据库管理系统名词解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