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二章测验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在关系模型中,二维表的列称为属性,行称为元组。
2、A: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包括关系名、属性名、属性的数据类型、属性的长度等。
3、B:关系中的主码是能够唯一标识关系中每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4、D:关系中的外码是另一个关系的主码,用于建立两个关系之间的联系。
5、A: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6、C:实体完整性要求关系中的主码不能为空且唯一。
7、B:参照完整性要求关系中的外码要么为空,要么是被参照关系主码的有效值。
8、D:用户定义完整性是用户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自定义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9、A:关系代数是一种用于关系操作的语言,它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并、交、差等操作。
10、C: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二、填空题
1、关系模型
2、关系模式
3、元组
4、属性
5、主码
6、外码
7、实体完整性
8、参照完整性
9、用户定义完整性
10、关系代数
三、简答题
1、简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数据结构是对关系的描述,包括关系名、属性名、属性的数据类型、属性的长度等。
关系操作集合是用于对关系进行操作的语言,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并、交、差等操作。
关系完整性约束是为了保证关系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而对关系进行的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2、简述关系的基本性质。
答:关系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关系中的每一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
(2)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
(3)关系中行和列的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4)关系中的每一个属性都有唯一的名称。
3、简述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
答: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并、交、差等。
选择操作是从关系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
投影操作是从关系中选择指定的属性。
连接操作是将两个关系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合并。
并操作是将两个关系中的所有元组合并在一起。
交操作是将两个关系中相同的元组合并在一起。
差操作是将一个关系中不属于另一个关系的元组合并在一起。
4、简述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数据定义功能:用于定义关系模式、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对象。
(2)数据操作功能:用于对关系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
(3)数据控制功能:用于对数据库进行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等。
(4)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恢复等管理。
(5)数据通信功能:用于与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四、综合题
1、设有一个学生关系 S(Sno,Sname,Sage,Ssex),Sno 表示学生学号,Sname 表示学生姓名,Sage 表示学生年龄,Ssex 表示学生性别,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列查询:
(1)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2)查询年龄大于 20 岁的学生姓名和年龄。
(3)查询性别为男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4)查询学号为 001 的学生姓名和年龄。
(5)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
答:
(1)πSno,Sname(S)
(2)πSname,Sage(σSage>20(S))
(3)πSno,Sname(σSsex='男'(S))
(4)πSname,Sage(σSno=001(S))
(5)S
2、设有一个学生选课关系 SC(Sno,Cno,Grade),Sno 表示学生学号,Cno 表示课程编号,Grade 表示学生成绩,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列查询:
(1)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和所选课程的编号。
(2)查询成绩大于 80 分的学生学号和成绩。
(3)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 001 的学生学号和成绩。
(4)查询学号为 001 的学生所选课程的编号和成绩。
(5)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和所选课程的信息。
答:
(1)πSno,Cno(SC)
(2)πSno,Grade(σGrade>80(SC))
(3)πSno,Grade(σCno=001(SC))
(4)πCno,Grade(σSno=001(SC))
(5)πSno,Sname,Sage,Ssex,Cno,Grade(S?SC)
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二章测验的答案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