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了加强实验室保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和实验室内部秘密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保密工作原则
1、领导负责制:实验室主任对本实验室的保密工作全面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保密工作直接负责。
2、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保密意识教育,提高保密防范能力。
3、严格管理:对实验室涉及的国家秘密和内部秘密实行严格的管理,确保不发生泄密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突出重点:对实验室的关键技术、核心资料和重要设备等保密事项,实行重点保护。
保密范围
1、国家秘密:实验室涉及的国家秘密,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科技秘密、国防科技秘密、外交秘密等。
2、实验室内部秘密:实验室在科研、生产、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不属于国家秘密,但涉及实验室利益和安全的内部信息。
3、个人隐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科研成果等,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对外泄露。
保密措施
1、人员管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责任。
2、物理安全:对实验室涉及保密的场所、设备、资料等,采取物理隔离、安全防范措施。
3、访问控制:对实验室保密区域实行严格的访问控制,非授权人员不得进入。
4、传输管理:对实验室保密信息传输实行严格管理,采用加密、认证等安全措施。
5、网络安全:加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防止网络攻击和病毒入侵。
6、印章管理:对实验室公章、合同章等实行专人保管,严格控制使用。
保密审查
1、研究项目审查:实验室开展涉及国家秘密和内部秘密的研究项目,需经实验室保密委员会审查批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保密资料审查:对实验室涉及保密的资料,实行严格审查,未经批准不得复制、传播。
3、出国(境)审查:实验室工作人员出国(境)从事涉及保密工作,需经实验室保密委员会审查批准。
泄密处理
1、及时报告:发现泄密事件,应立即向实验室保密委员会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2、调查核实:实验室保密委员会对泄密事件进行调查核实,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3、责任追究:对泄露国家秘密和实验室内部秘密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惩戒教育:对泄露秘密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开展保密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保密意识。
附则
1、本制度由实验室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具体措施
1、定期组织保密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能力。
2、建立保密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保密责任。
3、加强保密设施建设,提高实验室的物理安全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定期开展保密检查,确保保密措施落实到位。
5、对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6、积极开展保密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实验室的保密技术水平。
7、加强与外部的保密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实验室的保密工作水平。
保密制度执行情况评估
1、定期对实验室保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2、根据评估结果,对保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3、对保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对保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和整改。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实验室保密工作落到实处,为实验室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实验室保密管理制度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