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加强金融领域数据安全保护,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监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金融领域数据安全监管迈入新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办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数据安全责任,确保金融领域数据安全,具体内容包括:
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安全组织架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等,金融机构应设立数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金融机构应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数据安全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评估应包括数据安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数据安全事件处置
金融机构应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事件处置流程、责任分工和应急响应措施,在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金融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降低损失,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数据安全监督与检查
监管部门将加强对金融机构数据安全管理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办法》的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可采取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风险评估等方式,对金融机构数据安全管理进行全面评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责任追究
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办法》规定,导致数据安全事件发生,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监管部门将依据《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办法》的出台,对于加强金融领域数据安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亮点:
1、强化数据安全责任:金融机构应将数据安全纳入公司治理结构,明确数据安全责任,确保数据安全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在采集、存储、使用、传输、共享等环节得到有效保护。
3、提高数据安全风险防范能力:金融机构应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和防范数据安全风险,降低数据安全事件发生概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加大数据安全事件处置力度:金融机构应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数据安全事件损失。
《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金融领域数据安全监管迈入新阶段,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办法》要求,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金融领域数据安全,为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银保监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