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是指在社区环境中,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运用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全方位、连续性、综合性护理服务的专业活动,社区护理的目标是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减少疾病负担,促进健康老龄化。
社区护理服务对象
1、社区居民:包括所有居住在社区内的个人,包括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等。
2、家庭:关注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提供家庭护理服务。
3、社区:关注社区的整体健康,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1、预防保健: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等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2、保健护理: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提供个体化、个性化的保健护理服务。
3、康复护理:为康复期的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康复训练、康复评估等服务。
4、疾病护理:针对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提供专业护理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社区公共卫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等工作。
社区护理特点
1、全方位:社区护理服务覆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
2、连续性:社区护理服务贯穿于居民生活的全过程,关注居民一生的健康。
3、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护理学、公共卫生学、社会学等。
4、社区化:社区护理服务以社区为载体,强调社区参与,注重社区资源整合。
社区护理方法
1、家庭访视: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进行家庭访视,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2、社区健康讲座: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
3、社区健康活动:组织各类健康活动,如健身、义诊、心理咨询等,促进居民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社区合作:与社区内其他部门、机构合作,共同推进社区护理工作。
社区护理发展趋势
1、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社区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2、专业化:加强社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护理专业水平。
3、社会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护理工作。
4、个性化: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深入浅出地解析社区护理核心概念,有助于提高大家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为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社区护理名词解释大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