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和责任,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出发,探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与范围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本法所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系统、网络设施、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中心等。”根据这一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电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公共卫生、公共安全、金融、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旅游、气象等领域的信息系统。
2、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
3、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其他信息系统。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定义务
根据《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履行以下法定义务:
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等。
2、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其运营的信息系统、网络设施、数据处理中心、数据中心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对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等级保护。
4、保障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依法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处理个人信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损毁。
5、加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处置。
6、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应急响应,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网络安全事件调查和处理。
7、加强网络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网络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导致网络安全事件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责令改正,对未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处以罚款,对未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可以处以罚款。
3、责令停业整顿,对未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4、吊销许可证,对未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许可证。
5、追究刑事责任,对未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提出了明确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切实履行法定义务,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贡献力量。
标签: #网络安全法规定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研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