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库概述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2、数据库的分类:根据数据模型的不同,数据库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层次型数据库、网状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
3、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组成的系统。
关系型数据库
1、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格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关系代数:关系代数是关系模型的一种抽象语言,用于表达关系操作。
3、SQL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查询语言。
4、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现和数据库测试等阶段。
关系代数与SQL
1、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并、差、交、笛卡尔积、选择、投影、连接。
2、SQL语句: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和事务处理语言(TCL)。
3、SQL查询:包括简单查询、连接查询、子查询、集合操作等。
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1、函数依赖:描述了数据表中列之间的依赖关系。
2、规范化:通过分解关系模式,消除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
3、第一范式(1NF):关系中的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值。
4、第二范式(2NF):在1NF的基础上,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第三范式(3NF):在2NF的基础上,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
6、BCNF(Boyce-Codd范式):在3NF的基础上,消除传递依赖。
数据库完整性
1、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2、实体完整性:保证表中每行数据是唯一的。
3、参照完整性:保证外键与主键之间的引用关系。
4、用户定义完整性:由用户根据应用需求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数据库安全性
1、安全性控制:包括用户权限控制、角色控制、审计等。
2、用户权限控制:通过授权和回收权限,控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
3、角色控制:将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分为一个角色,简化权限管理。
4、审计: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以便追踪和审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库并发控制
1、并发控制:保证多个事务同时执行时,不会破坏数据的一致性。
2、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执行。
3、事务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ACID)。
4、并发控制方法:乐观并发控制、悲观并发控制、多版本并发控制等。
数据库恢复
1、数据库恢复:在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将数据库恢复到某个一致状态的过程。
2、故障类型: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
3、恢复方法:日志恢复、影子页恢复、检查点恢复等。
是数据库原理考试题库中的核心知识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掌握,结合实际案例,提高解题能力,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标签: #数据库原理考试题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