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费是指为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由政府按照相关规定向建设方收取的一种费用,该费用对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解析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费的涵盖范围、缴纳要点等内容,以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费涵盖范围
1、城市基础设施费用
(1)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建设费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给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建设费用;
(3)通信、广播、电视等公共设施建设费用;
(4)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费用;
(5)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绿地建设费用;
(6)防洪、抗震、消防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费用。
2、公共配套设施费用
(1)教育设施建设费用,如学校、幼儿园等;
(2)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费用,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费用,如图书馆、体育馆、电影院等;
(4)社会福利设施建设费用,如养老院、残疾人福利院等;
(5)公共安全设施建设费用,如警务站、消防站等;
(6)商业设施建设费用,如商场、超市等。
缴纳要点
1、缴纳对象: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费由建设方按照规定缴纳,具体缴纳对象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
2、缴纳标准: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费的缴纳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执行,具体标准由当地政府制定,缴纳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按建设规模计费: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按平方米、吨、立方米等计量单位计算费用;
(2)按建设成本计费: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成本,按照一定比例计算费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按土地面积计费:根据建设项目的土地面积,按照一定标准计算费用。
3、缴纳时间:建设方应在项目开工前按规定缴纳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费,具体缴纳时间由当地政府规定。
4、缴纳方式:建设方可以通过银行转账、现金缴纳等方式缴纳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费。
5、优惠政策:对于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减免部分费用、缓缴费用等。
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费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保障,了解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费的涵盖范围、缴纳要点等,有助于广大建设方更好地履行缴费义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建设方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变化,确保按时、足额缴纳费用。
标签: #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