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为加强档案局数据安全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安全、完整、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备份原则
1、全面性原则:档案数据备份应涵盖所有重要档案,包括电子档案、纸质档案等。
2、定期性原则:档案数据备份应定期进行,确保备份数据的时效性。
3、安全性原则:备份数据应采用加密、压缩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可恢复性原则:备份数据应具备较高的可恢复性,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
5、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备份成本。
备份方式
1、磁盘备份:将档案数据定期备份至硬盘、固态硬盘等存储设备,优点是速度快、操作简便;缺点是存储空间有限、易损坏。
2、磁带备份:将档案数据定期备份至磁带,优点是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缺点是操作复杂、速度较慢。
3、云备份:将档案数据定期备份至云端,优点是存储空间无限、安全性高、易于管理;缺点是网络依赖性强、费用较高。
4、双机热备:采用两台服务器,一台负责正常运行,另一台作为备份,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备份服务器立即接管,确保档案数据安全。
5、数据库备份:对数据库进行定期备份,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优点是备份速度快、恢复方便;缺点是备份数据量较大。
备份流程
1、确定备份周期:根据档案数据的重要性、变更频率等因素,确定备份周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选择备份方式:根据备份需求、设备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
3、制定备份计划:明确备份时间、备份内容、备份人员等。
4、实施备份操作:按照备份计划,进行数据备份。
5、备份验证: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完整、可靠。
6、备份存储: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或云端。
7、备份恢复演练:定期进行备份数据恢复演练,提高数据恢复能力。
备份恢复
1、恢复条件: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恢复。
2、恢复流程:确定恢复数据、选择恢复方式、实施恢复操作、验证恢复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恢复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恢复。
监督管理
1、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数据备份、恢复工作中的职责。
2、考核评估:定期对数据备份、恢复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事故处理:发生数据丢失、损坏等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标签: #档案局数据备份工作制度最新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