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数据安全管理的法律,于2021年6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数据分类分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将数据分为以下五类:
(1)一般数据:不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数据。
(2)重要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数据。
(3)核心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具有重大影响的数据。
(4)敏感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数据。
(5)其他数据:不属于上述四类数据的数据。
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将数据分为不同等级,实施差异化的安全管理措施。
2、数据安全保护
(1)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的数据安全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主体权益保护:保障数据主体对其个人信息的知情权、选择权、删除权等。
(3)数据跨境传输:实行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滥用。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理
(1)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数据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2)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数据安全事件。
4、数据安全监督检查
(1)数据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对数据安全相关主体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2)数据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数据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追究法律责任。
5、数据安全法律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安全责任主体: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包括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的相关主体。
(2)数据安全法律责任:对违反数据安全法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意义
1、保障国家安全:数据安全法有助于防范数据泄露、滥用等风险,维护国家安全。
2、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安全法强调数据主体权益保护,有助于保障个人隐私。
3、促进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安全法为数据开发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4、规范数据市场秩序:数据安全法有助于规范数据市场秩序,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法律,对于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相关主体应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共同维护数据安全。
标签: #中华人名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