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社区警务室作为我国公安机关基层警务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维护社区治安秩序、服务群众、预防犯罪等重任,为提高社区警务工作效能,保障社区安全稳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社区警务室人员配置规定
1、人员编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社区警务室人员编制应按照公安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原则上每个社区警务室配备1-2名民警,并根据社区人口、地域、治安状况等因素适当调整。
2、人员选配
(1)民警选配:民警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通过公安机关统一招录考试,取得人民警察证;
3)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和群众工作能力;
4)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警务工作。
(2)辅警选配:辅警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
2)年龄在18周岁至45周岁之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4)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警务工作。
3、人员培训
(1)民警培训:民警应定期参加公安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警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新入职民警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岗前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2)辅警培训:辅警应参加公安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学习警务工作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岗期间,辅警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4、人员管理
(1)社区警务室民警、辅警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2)社区警务室民警、辅警应定期参加政治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
(3)社区警务室民警、辅警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确保社区警务工作高效开展。
(4)社区警务室民警、辅警应关心群众,热情服务,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常住人口信息管理
1、信息收集
社区警务室应全面收集社区常住人口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对新增人口、变更信息等情况要及时更新。
2、信息录入
社区警务室应将收集到的常住人口信息录入公安信息系统,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3、信息维护
(1)社区警务室应定期对常住人口信息进行核查,确保信息真实性。
(2)社区警务室应加强对常住人口信息的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
(3)社区警务室应按照公安部门要求,及时更新常住人口信息。
本规定旨在规范社区警务室人员配置和常住人口信息管理,提高社区警务工作效能,各社区警务室应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定,切实保障社区安全稳定,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贡献。
标签: #社区警务室常住人口信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