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概述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是为了指导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管控和监控,确保生产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该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风险源识别与评估、风险分级与管控、风险监控与持续改进。
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1、风险源识别:企业应全面、系统地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方面的风险,风险源识别应涵盖生产设施、设备、物料、工艺、操作人员等多个方面。
2、风险评估:企业应根据风险源的性质、危害程度、发生概率等因素,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方法可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或两者结合的方式。
风险分级与管控
1、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2、风险管控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1)特别重大风险:应立即停产整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风险,直至风险降至重大风险以下。
(2)重大风险: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加强日常监控,确保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较大风险:应制定风险管控计划,落实各项管控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4)一般风险:应加强日常管理,确保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风险监控与持续改进
1、风险监控:企业应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对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2、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风险监控结果,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以某地方标准为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地方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风险源识别与评估:明确风险源识别的范围、方法及要求,风险评估的标准及方法。
2、风险分级与管控:规定风险分级的标准及对应管控措施,包括风险源隔离、安全设施、操作规程、人员培训等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风险监控与持续改进:明确风险监控的周期、方法及要求,持续改进的措施及要求。
4、事故报告与处理:规定事故报告的程序、时限及要求,事故处理的措施及要求。
5、检查与考核:明确检查的周期、内容、方法及要求,考核的标准及要求。
6、法律责任:规定违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地方标准的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确保生产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