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能够清晰地描述系统的数据流动、处理和数据存储情况,在系统开发过程中,DFD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系统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将深入解析数据流程图描述的处理过程,以期为系统开发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数据流程图描述的处理过程
1、确定系统边界
在描述数据流程之前,首先要明确系统的边界,系统边界是指系统所涉及的范围,包括输入、输出、处理和数据存储等,确定系统边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系统的整体架构,为后续的DFD绘制提供依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确定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模块是系统实现具体功能的基本单元,在描述数据流程时,我们需要明确每个功能模块的功能、输入和输出,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系统需求,确定系统功能模块;
(2)为每个功能模块命名,以便于描述;
(3)梳理每个功能模块的输入和输出数据。
3、绘制数据流程图
绘制数据流程图是描述数据流程的关键步骤,以下是绘制DFD的步骤:
(1)选择合适的DFD符号:DFD主要包括四种符号,即数据流、处理、存储和外部实体,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符号;
(2)绘制系统边界:将系统边界绘制成矩形框,表示系统的整体架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绘制功能模块:在系统边界内,根据功能模块的输入和输出,绘制相应的处理符号;
(4)绘制数据流:用箭头表示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箭头方向表示数据流动的方向;
(5)绘制存储:用双杠表示数据存储,表示数据在系统中的静态存储;
(6)绘制外部实体:用椭圆表示外部实体,表示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
4、优化数据流程图
在绘制完数据流程图后,我们需要对DFD进行优化,以提高其可读性和准确性,以下是优化DFD的步骤:
(1)检查数据流是否合理:确保数据流在系统中是必要的,避免冗余;
(2)检查处理是否清晰:确保每个处理符号都表示一个明确的功能模块;
(3)检查数据存储是否合理:确保数据存储在系统中是必要的,避免冗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检查外部实体是否合理:确保外部实体与系统之间的交互是必要的。
5、评审和修改
在完成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和优化后,我们需要对DFD进行评审和修改,具体步骤如下:
(1)组织相关人员对DFD进行评审;
(2)根据评审意见,对DFD进行修改和完善;
(3)重复评审和修改过程,直至DFD满足需求。
数据流程图描述的处理过程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明确系统边界、确定功能模块、绘制数据流程图、优化DFD和评审修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系统开发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项目需求,灵活运用DFD描述处理过程,以提高系统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标签: #数据流程图描述的处理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