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档案资源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保障数字档案资源的完整、安全、可靠,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档案保护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数字档案资源备份管理制度
1、备份原则
(1)完整性原则:确保备份的数字档案资源与原始档案资源在内容、结构、格式等方面保持一致。
(2)安全性原则:采取多种备份方式,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可恢复性原则:在发生数据丢失、损坏等情况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原始状态。
(4)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备份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备份成本。
2、备份内容
(1)电子档案:包括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电子报表、电子数据等。
(2)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副本:包括扫描、拍照等方式获取的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
(3)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包括档案管理软件、数据库、服务器等。
3、备份方式
(1)本地备份:在档案管理部门内部,采用磁带、光盘、硬盘等介质进行备份。
(2)异地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远离档案管理部门的异地,以应对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风险。
(3)云备份: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云端,实现远程备份和恢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备份周期
根据档案资源的性质、重要性和变动情况,确定合理的备份周期,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日常备份:对变动频繁的档案资源,实行每日备份。
(2)周备份:对重要但不频繁变动的档案资源,实行每周备份。
(3)月备份:对一般档案资源,实行每月备份。
5、备份管理
(1)建立备份管理制度:明确备份范围、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备份人员等。
(2)制定备份操作规范:对备份操作流程、备份介质管理、备份数据验证等进行规范。
(3)备份数据验证: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备份数据归档:将备份数据按照档案归档要求进行归档,便于查阅和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字档案资源备份制度实施与监督
1、实施与执行
(1)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数字档案资源备份制度。
(2)备份人员应按照备份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备份操作。
(3)档案管理部门对备份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备份制度的有效执行。
2、监督与评估
(1)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对下级档案管理部门的备份工作进行监督。
(2)定期对备份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对备份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数字档案资源备份与管理制度是保障数字档案资源安全、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的备份制度,确保数字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数字档案资源备份管理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