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务数据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我国制定了《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本文将从管理办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在数据共享过程中,仍存在数据孤岛、重复采集、安全风险等问题,制约了政务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规,规范政务数据资源共享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总则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明确了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的原则、目标和适用范围,原则包括依法共享、安全可控、开放透明、协同推进;目标为推动政务数据资源高效利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适用范围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等。
2、数据共享目录
管理办法规定,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建立健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共享数据的范围、内容、方式、条件等,目录应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数据共享方式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主动共享: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主动将符合共享条件的数据推送给其他部门、单位或社会公众。
(2)按需共享:根据其他部门、单位或社会公众的申请,提供所需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委托共享: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数据共享。
4、数据安全保障
管理办法强调,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必须确保数据安全,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数据安全防护,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安全风险。
5、监督管理
管理办法明确了数据共享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监督检查、责任追究、考核评估等。
实施意义
1、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互联互通,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2、优化公共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有助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提升政府公信力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政府透明度,增强政府公信力。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的实施,将为我国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智慧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标签: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