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隐私数据泄露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个人隐私数据属于公民个人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提供他人个人信息,个人隐私数据泄露是否犯法?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
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法律界定
1、个人隐私数据
个人隐私数据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与个人身份、家庭、财产、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等相关的信息,根据我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个人隐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身份证照片等身份信息;
(2)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通讯信息;
(3)婚姻状况、学历、职业、收入等社会关系信息;
(4)健康状况、疾病史、诊疗记录等健康信息;
(5)财产状况、交易记录、消费记录等财务信息。
2、个人隐私数据泄露
个人隐私数据泄露是指未经个人同意,个人隐私数据被非法获取、使用、加工、传输、出售或提供的行为,以下行为属于个人隐私数据泄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未经个人同意,收集、使用个人隐私数据;
(2)非法获取、使用、加工、传输个人隐私数据;
(3)非法出售或提供个人隐私数据;
(4)利用个人隐私数据进行非法活动。
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法律责任
1、违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个人隐私数据的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违反此规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非法出售或提供个人隐私数据的法律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我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出售或提供他人个人信息,违反此规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3、利用个人隐私数据进行非法活动的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利用个人隐私数据进行非法活动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个人隐私数据泄露事件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对于个人隐私数据泄露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个人隐私数据泄露。
标签: #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犯法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