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总则
为加强实验室数据安全管理,保障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研究人员等,实验室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方案等。
保密原则
1、保密性:实验室数据应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传播、复制、篡改。
2、有效性:实验室数据应确保真实、准确、完整,为科研、教学、生产等提供可靠依据。
3、安全性:实验室数据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风险。
保密责任
1、实验室主任为实验室数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实验室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本规定。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定,自觉履行保密义务,确保实验室数据安全。
3、保密责任人应定期对实验室数据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保密措施
1、建立健全实验室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分类、保密等级、使用范围、存储保管、传输传输等要求。
2、对实验室数据实行分级管理,根据数据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程度,划分为不同保密等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采取物理、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确保实验室数据安全。
(1)物理措施:设置专门的实验室数据存储场所,配备安全门锁、监控设备等,防止非法侵入。
(2)技术措施: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防止数据泄露、篡改。
(3)管理措施:建立数据使用审批制度,明确数据使用范围、审批流程、责任追究等。
4、对实验室数据实行分类存储、备份和恢复,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
数据使用与传输
1、实验室数据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合规:数据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实验室相关规定。
(2)最小权限:数据使用人员应具备最小权限原则,仅限于完成工作任务所需。
(3)授权审批:数据使用前,应取得相关责任人授权,明确使用目的、范围、期限。
2、实验室数据传输应遵循以下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采用安全传输通道,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2)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
(3)传输结束后,及时销毁传输过程中的临时文件。
责任追究
1、对违反本规定,泄露、传播、复制、篡改实验室数据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2、对泄露、传播、复制、篡改实验室数据,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刑事责任。
3、对实验室数据安全工作不力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附则
1、本规定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2、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本规定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实验室相关规定执行。
标签: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最新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