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 数据库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数据库模式(Schema)
- 数据表(Table)
- 视图(View)
- 索引(Index)
- 事务(Transaction)
- 数据模型(Data Model)
-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
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它是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的系统,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金融、医疗、教育、科研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一种用于创建、管理、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软件系统,DBMS负责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和备份等,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MySQL、SQL Server、DB2等。
数据库模式(Schema)
数据库模式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结构的描述,包括数据表、视图、索引等,它是数据库逻辑结构的一部分,用于定义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库模式可以分为概念模式、逻辑模式和物理模式。
1、概念模式:描述数据库的全局结构,是数据库设计的最高层次,它不涉及具体的数据存储细节,只关注数据的组织方式和数据之间的联系。
2、逻辑模式:描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包括数据表、视图、索引等,它是概念模式在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上的实现。
3、物理模式:描述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数据表的存储位置、索引的存储方式等,它是逻辑模式在具体硬件平台上的实现。
数据表(Table)
数据表是数据库中存储数据的结构,由行和列组成,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个字段,数据表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视图(View)
视图是数据库中的一个虚拟表,它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表根据特定的查询条件组合而成的,视图可以简化复杂的查询操作,提高数据安全性,并隐藏底层数据库的复杂结构。
索引(Index)
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它存储了数据表中某个字段或多个字段的数据值及其在数据表中的位置,通过索引,数据库系统可以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数据,从而提高查询效率。
事务(Transaction)
事务是数据库操作的基本单位,它是一系列操作的集合,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事务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2、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后,数据库的状态应该保持一致。
3、隔离性(Isolation):事务的执行不会受到其他事务的影响。
4、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提交后,其操作结果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
八、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是一种用于数据库管理和查询的语言,它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和数据查询语言(DQL)等,SQL是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语言之一。
数据模型(Data Model)
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结构和数据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常见的数据模型有:
1、层次模型:以树形结构表示数据,适用于表示层次关系的数据。
2、网状模型:以网状结构表示数据,适用于表示复杂关系的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关系模型:以表格形式表示数据,适用于表示实体及其关系的数据。
4、对象模型:以对象为基本单位表示数据,适用于表示复杂对象的数据。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
数据仓库是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系统,它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为决策者提供支持,数据仓库具有以下特点:
1、数据源多样性:数据仓库可以从多个数据源中获取数据。
2、数据整合:数据仓库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视图。
3、数据历史性:数据仓库存储了历史数据,为分析历史趋势提供支持。
4、分析性:数据仓库提供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为决策者提供支持。
数据库作为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了解数据库的核心概念对于掌握数据库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数据库相关名词进行了详细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库技术。
标签: #数据库名词解释题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