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为加强大数据安全管理,提高大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我国发布了《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文将根据《指南》内容,对大数据安全标准化进行解读,以期为构建安全可靠的大数据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概述
1、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是保障大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定和实施大数据安全标准,可以规范大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大数据安全防护水平,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
2、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的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提高大数据安全防护能力,降低安全风险;
(2)规范大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工作效率;
(3)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4)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利益。
1、大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1)建立完善的大数据安全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安全责任;
(2)制定大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管理工作;
(3)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风险可控;
(4)加强大数据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大数据安全防护技术
(1)数据加密技术:采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
(2)访问控制技术:实现用户身份认证、权限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
(3)入侵检测技术:实时监测网络行为,发现并阻止恶意攻击;
(4)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定期备份数据,确保数据安全;
(5)数据脱敏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3、大数据安全监测与评估
(1)建立大数据安全监测体系,实时监控数据安全状况;
(2)开展大数据安全评估,评估安全防护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制定大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应对突发安全事件。
4、大数据安全法规与政策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2)积极参与国际大数据安全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大数据安全话语权;
(3)加强大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是构建安全可靠的大数据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通过实施《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可以推动大数据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大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指南》要求,不断完善大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防护技术,提高安全监测与评估水平,为我国大数据安全事业贡献力量。
标签: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