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服务架构因其良好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独立性逐渐成为主流,微服务架构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分布式事务,Seata是一款开源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旨在解决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事务问题,本文将深入解析Seata的架构、原理与实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eata。
Seata架构
Seata采用“全局事务+分支事务”的架构,通过两个核心组件——TM(事务管理器)和RM(资源管理器)来实现分布式事务。
1、TM(事务管理器):负责发起全局事务、提交/回滚全局事务,TM位于客户端,负责协调各个分支事务的状态。
2、RM(资源管理器):负责管理分支事务的锁、状态、提交/回滚,RM位于各个服务提供者,负责与TM交互。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Seata架构图如下:
TM / / / / / RM1 RM2
Seata原理
Seata采用两阶段提交(2PC)协议来保证分布式事务的一致性,两阶段提交协议将分布式事务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提交/回滚阶段。
1、准备阶段
(1)TM向所有RM发送“准备”请求,要求RM进行事务预提交。
(2)RM接收到“准备”请求后,对分支事务进行预提交,并返回响应给TM。
(3)TM收到所有RM的响应后,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全局事务提交。
2、提交/回滚阶段
(1)如果TM收到所有RM的“准备成功”响应,则向所有RM发送“提交”请求。
(2)RM接收到“提交”请求后,进行分支事务的提交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如果TM收到任意RM的“准备失败”响应,则向所有RM发送“回滚”请求。
(4)RM接收到“回滚”请求后,进行分支事务的回滚操作。
Seata实践
1、集成Seata
(1)在项目中引入Seata依赖。
(2)配置Seata事务管理器和资源管理器。
(3)在业务代码中添加分布式事务注解。
2、编写业务代码
(1)创建全局事务标识。
(2)执行业务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提交或回滚全局事务。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Seata分布式事务示例:
public class OrderService { @Resource private StorageService storageService;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placeOrder(Integer userId, Integer productId) { // 创建全局事务标识 GlobalTransactionManager txManager = GlobalTransactionManager.getCurrentGlobalTransaction(); try { // 执行业务操作 storageService.decreaseStorage(productId); // 提交全局事务 txManager.commit(); } catch (Exception e) { // 回滚全局事务 txManager.rollback(); } } } public class StorageService { @Resource private StorageMapper storageMapper;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decreaseStorage(Integer productId) { // 执行库存减少操作 storageMapper.updateStorage(productId); } }
3、集成Seata集群
(1)搭建Seata集群,包括Seata Server、Seata RM、Seata TM。
(2)配置Seata集群参数,如集群名、服务端口号等。
(3)在业务项目中配置Seata集群地址。
Seata是一款优秀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事务问题,通过深入解析Seata的架构、原理与实践,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eata,从而提高微服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标签: #微服务分布式事务seata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