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政府等各个领域运行的核心,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网络攻击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信息系统灾难性故障,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灾难事件带来的损失,我国于2007年发布了《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全面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概述
1、定义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是指在信息系统发生灾难性故障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以保障业务连续性的过程。
2、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降低灾难事件带来的损失;
(2)缩短系统恢复时间;
(3)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性;
(4)保障业务连续性。
3、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4)资源共享,协同应对。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解析
1、灾难恢复规划
《规范》要求企业应制定灾难恢复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1)灾难恢复组织机构;
(2)灾难恢复职责分工;
(3)灾难恢复策略;
(4)灾难恢复资源;
(5)灾难恢复演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灾难恢复策略
《规范》提出了以下灾难恢复策略:
(1)业务连续性管理;
(2)数据备份与恢复;
(3)系统恢复;
(4)通信恢复;
(5)人员培训与演练。
3、灾难恢复资源
《规范》要求企业应具备以下灾难恢复资源:
(1)硬件设备;
(2)软件系统;
(3)数据备份;
(4)通信设施;
(5)人员。
4、灾难恢复演练
《规范》要求企业应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演练,以检验灾难恢复计划的有效性,提高应对灾难事件的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实施策略
1、制定灾难恢复规划
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信息系统规模等因素,制定符合《规范》要求的灾难恢复规划。
2、建立灾难恢复组织机构
明确灾难恢复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确保灾难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3、投入必要的资源
根据灾难恢复规划,投入必要的硬件、软件、数据备份、通信设施等资源。
4、培训与演练
定期对员工进行灾难恢复培训,提高应对灾难事件的能力;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演练,检验灾难恢复计划的有效性。
5、监测与评估
对灾难恢复工作进行持续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6、优化与改进
根据监测与评估结果,不断优化与改进灾难恢复工作。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为我国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企业应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健全灾难恢复体系,提高应对灾难事件的能力,确保业务连续性。
标签: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