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为加强企业合规管理,防范合规风险,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实施细则,本细则旨在明确合规性审查的范围、程序、要求及责任,为各部门提供操作指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合规性审查范围
1、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规定等。
2、公司规章制度:公司章程、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操作规程等。
3、行业规范:行业标准、行规行约等。
4、合同及其他协议:合同、协议、保密协议等。
5、内部管理制度:人力资源、财务、审计、保密、安全等管理制度。
6、其他与合规性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合规性审查程序
1、提交审查申请:各部门在开展业务前,应向合规部门提交合规性审查申请。
2、合规部门接收申请:合规部门收到审查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初步审查。
3、审查内容:合规部门根据审查申请,对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行业规范等进行审查,确保业务开展符合相关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审查意见:合规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合规要求的情况,应提出修改意见,并告知相关部门。
5、修改完善:相关部门根据合规部门的意见,对业务进行修改和完善。
6、审查结论:合规部门在审查结束后,形成书面审查结论,并通知相关部门。
7、审查跟踪:合规部门对审查结论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确保业务合规开展。
合规性审查要求
1、审查内容全面:合规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应全面审查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行业规范等,确保审查结论的准确性。
2、审查程序规范:合规部门应按照审查程序进行审查,确保审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3、审查效率高:合规部门应提高审查效率,确保审查结论的及时性。
4、审查质量高:合规部门应确保审查结论的质量,为业务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5、审查保密:合规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审查信息的保密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合规性审查责任
1、合规部门:负责合规性审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审查工作高效、规范、保密。
2、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合规性审查工作的组织协调,确保业务合规开展。
3、业务部门:负责提交合规性审查申请,配合合规部门进行审查,确保业务合规开展。
4、个人责任:各部门及个人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确保业务合规开展。
附则
1、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细则由合规部门负责解释。
3、本细则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另行规定。
本细则旨在为各部门提供合规性审查的操作指南,以保障企业合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本细则,共同维护企业合规环境。
标签: #合规性审查实施细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