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欧气 1 0

本文目录导读:

  1. 固定分区分配原理
  2. 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3. 系统实现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对存储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存储器管理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为进程分配和回收存储空间,保证进程的顺利执行,固定分区分配是一种传统的存储器管理方法,本文将针对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以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

固定分区分配原理

固定分区分配是将存储器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分区,每个分区只能分配给一个进程,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操作系统将按照分区大小进行分配,当进程执行完毕后,操作系统将回收其占用的分区。

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1、数据结构设计

(1)分区链表:用于存储所有分区的信息,包括分区起始地址、分区大小、分区状态(空闲或占用)等。

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进程链表:用于存储所有进程的信息,包括进程ID、进程大小、进程状态(运行、就绪、阻塞)等。

2、功能模块设计

(1)分区分配模块:根据进程大小和分区信息,选择合适的分区进行分配。

(2)分区回收模块:当进程执行完毕后,回收其占用的分区。

(3)分区合并模块:当有多个相邻的空闲分区时,将其合并为一个更大的分区。

(4)分区调整模块:根据进程运行情况,调整分区大小。

3、算法设计

(1)最佳适应算法:按照分区大小从大到小排序,选择第一个大于等于进程大小的分区进行分配。

(2)最坏适应算法:选择最后一个大于等于进程大小的分区进行分配。

(3)首次适应算法:按照分区顺序查找,选择第一个大于等于进程大小的分区进行分配。

(4)最坏适应算法:选择分区大小最大的分区进行分配。

系统实现

1、编程语言:C语言

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操作系统:Linux

3、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Code

4、实现步骤:

(1)初始化分区链表和进程链表。

(2)创建进程,根据进程大小和分区信息进行分配。

(3)进程执行完毕后,回收其占用的分区。

(4)根据进程运行情况,调整分区大小。

(5)合并相邻的空闲分区。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数据

(1)分区大小:1024KB

(2)进程数量:100

(3)进程大小:随机生成

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实验结果

(1)系统运行稳定,无死锁现象。

(2)存储器利用率较高,平均约为70%。

(3)系统响应时间较短,平均约为0.1秒。

3、分析

(1)固定分区分配具有较高的存储器利用率。

(2)最佳适应算法在存储器利用率方面表现较好,但可能导致碎片化。

(3)首次适应算法在响应时间方面表现较好,但存储器利用率相对较低。

本文针对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以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标签: #基于固定分区分配的存储器管理系统的设计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