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数据隐私权问题日益凸显,我国高度重视数据隐私权的保护,已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解读我国数据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为广大网民提供参考。
数据隐私权的概念及法律地位
1、数据隐私权的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隐私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享有控制、访问、修改和删除的权利,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账户等能够识别个人身份的数据。
2、数据隐私权的法律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数据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1、个人信息收集与使用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个人信息,应当明确收集、使用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不得超出处理目的、方式和范围。
2、个人信息存储与处理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
3、个人信息共享与公开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将其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于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的,应当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将其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于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的,应当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
4、个人信息跨境传输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的,应当符合国家网信部门的规定。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将其收集的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的,应当符合国家网信部门的规定。
数据隐私权是公民在数字时代的重要权益,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权益,广大网民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数据隐私权的监管,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标签: #数据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