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我国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最新规定,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明确个人信息定义,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个人信息定义为:“与个人身份有关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照片、指纹、声音等。”这一定义明确了个人信息的范围,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严格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处理规则
1、明确个人信息收集原则。《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2、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行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风险。
3、限制个人信息跨境传输,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未经个人同意,将个人信息传输至境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加强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保障,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查询、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并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停止处理其个人信息。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监管
1、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监管体系。《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监管体系,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监管。
2、加强对个人信息处理者的监管,个人信息处理者未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将受到责令改正、罚款等处罚。
3、严厉打击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侵犯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国际合作
《个人信息保护法》强调,我国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将推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我国还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法规,进一步细化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最新规定,为个人隐私保护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在新的法律框架下,个人信息处理者将更加注重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益将得到更好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个人信息保护环境。
标签: #个人隐私保护法最新规定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