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现象日益严重,为加强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制定了《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规定》,本文将从法律规定、保护措施等方面对《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规定》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1、定义未成年人隐私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规定》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与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名誉、荣誉等相关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收集、使用、披露、篡改、侵害的权利。”
2、明确个人信息收集原则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规定》第三条规定:“收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出收集目的、范围和方式。”
3、严格个人信息处理程序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并取得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同意,未经同意,不得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4、强化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规定》第五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损毁。”
5、保障未成年人知情权和申诉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规定》第六条规定:“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权查询、更正、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及时响应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请求。”
6、加强未成年人隐私权监管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监督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监督管理。”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认识,增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法律法规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原则、程序和责任,为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3、强化监管力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4、技术手段保障
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加密、脱敏等技术处理,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5、落实企业责任
企业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规定》的出台,为我国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该规定,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力度,共同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标签: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规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