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编制背景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确保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工程质量,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规范客户自行组织的验收工作,特制定本编制指南。
编制目的
1、规范分布式光伏电站客户自行组织验收工作;
2、提高验收效率,确保验收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为电站运营提供依据,保障电站长期稳定运行。
编制依据
1、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规范》(GB/T 33676-2017)
2、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验收规范》(DL/T 1965-2018)
3、相关地方政策及标准
1、验收报告表格结构
(1)封面:包括电站名称、验收单位、验收日期、报告编号等基本信息。
(2)验收概况:简要介绍电站概况,包括电站类型、规模、地理位置、建设周期等。
(3)验收依据:列出验收依据的相关标准、规范、政策等。
(4)验收过程:详细描述验收过程,包括验收人员、验收方法、验收步骤等。
(5)验收结果:列出验收结果,包括电站设备、组件、支架、逆变器、并网系统等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6)验收结论:根据验收结果,给出电站是否合格、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等。
2、验收报告表格内容
(1)电站基本信息
- 电站名称:填写电站的全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电站类型:填写电站的类型,如屋顶光伏、地面光伏等;
- 规模:填写电站的装机容量,单位为千瓦(kW);
- 地理位置:填写电站的详细地址,包括省、市、县(区)、街道、门牌号等;
- 建设周期:填写电站的建设起止时间。
(2)验收依据
- 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规范》(GB/T 33676-2017)
- 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验收规范》(DL/T 1965-2018)
- 相关地方政策及标准
(3)验收过程
- 验收人员:填写验收人员的姓名、职务、所属单位等;
- 验收方法:填写验收采用的方法,如现场检查、查阅资料、测试等;
- 验收步骤:详细描述验收的步骤,包括设备检查、并网测试、数据核对等。
(4)验收结果
- 设备检查:列出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等信息,并注明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组件检查:列出组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等信息,并注明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 支架检查:列出支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等信息,并注明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 逆变器检查:列出逆变器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等信息,并注明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 并网系统检查:列出并网系统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等信息,并注明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 数据核对:列出电站发电量、功率、电压、电流等关键数据,并与设计数据进行核对。
(5)验收结论
- 电站是否合格:根据验收结果,判断电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合格;
- 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针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包括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等。
注意事项
1、验收报告表格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伪造;
2、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验收工作质量;
3、验收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执行,确保验收结果的客观、公正;
4、验收报告应妥善保管,作为电站运营的依据。
通过以上指南,有助于客户自行组织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验收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为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