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各类数据泄露、篡改、破坏事件层出不穷,为有效应对数据安全突发事件,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企业合法权益和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安全,特制定本数据安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以下场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泄露事件:包括内部人员泄露、外部攻击、恶意软件传播等导致的数据泄露事件。
2、数据篡改事件:包括内部人员恶意篡改、外部攻击、恶意软件感染等导致的数据篡改事件。
3、数据破坏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硬件故障、软件漏洞等导致的数据破坏事件。
4、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包括个人隐私泄露、敏感信息泄露等导致的事件。
5、其他涉及数据安全的突发事件。
应急组织与职责
1、成立数据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
2、设立应急工作组,包括:
(1)技术支持组:负责技术分析、漏洞修复、安全防护等。
(2)应急响应组:负责事件调查、信息收集、处置措施制定等。
(3)舆情应对组:负责舆情监测、舆论引导、信息披露等。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人员调配、后勤支持等。
应急处置措施
1、数据泄露事件
(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对泄露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确定泄露范围、影响程度。
(3)通知相关单位、部门,采取隔离、封堵等措施,防止数据进一步泄露。
(4)对泄露事件进行调查,查找泄露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数据篡改事件
(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组。
(2)对篡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确定篡改范围、影响程度。
(3)通知相关单位、部门,采取隔离、封堵等措施,防止数据进一步篡改。
(4)对篡改事件进行调查,查找篡改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数据破坏事件
(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组。
(2)对破坏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确定破坏范围、影响程度。
(3)通知相关单位、部门,采取恢复、重建等措施,尽快恢复数据。
(4)对破坏事件进行调查,查找破坏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组。
(2)对泄露个人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确定泄露范围、影响程度。
(3)通知相关当事人,采取措施防止信息被滥用。
(4)对泄露事件进行调查,查找泄露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其他涉及数据安全的突发事件
(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组。
(2)根据事件性质,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3)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本预案旨在提高我国数据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企业合法权益和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安全,各级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加强数据安全风险防范,提高数据安全意识,共同维护数据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应急预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