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压力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资源综合利用率一般是多少合适?本文将从资源综合利用的定义、现状分析以及合理区间探讨等方面进行阐述。
资源综合利用的定义
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在资源开采、生产、使用和废弃等环节,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政策引导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涉及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多个领域。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部分行业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2、政策法规不完善,我国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3、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高,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
4、企业主体责任不明确,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主体责任不明确,导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资源综合利用率合理区间探讨
1、资源综合利用率合理区间的确定依据
(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确定资源综合利用率合理区间的关键因素,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资源综合利用应在此范围内进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技术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资源利用率,随着技术进步,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不断提高。
(3)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应兼顾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4)国际标准,参考国际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定合理区间。
2、资源综合利用率合理区间的具体建议
(1)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应达到50%以上,其中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应达到70%以上。
(2)能源资源,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应达到60%以上,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主要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应达到70%以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水资源,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应达到80%以上,其中农田灌溉用水综合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
(4)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应达到60%以上,其中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综合利用率应达到70%以上。
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合理区间应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国际标准等因素,通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构建绿色未来。
标签: #资源综合利用率一般是多少合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