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6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是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法律,旨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1、明确数据安全保护原则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保护、安全发展、创新驱动、风险防控、协同共治、共同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规范数据处理活动
(1)数据处理主体:明确了数据处理主体的范围,包括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
(2)数据处理规则:规定了数据处理的基本规则,如数据收集的合法性、必要性、最小化原则,数据处理活动的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原则等。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要求数据处理主体在数据处理活动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强化数据安全监管
(1)数据安全监管部门:明确了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地方网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安全审查: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审查,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要求数据处理主体向监管部门报送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4、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1)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如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公开等环节的规范。
(2)组织合法权益保护:规定了数据处理活动中,应当尊重和保护组织合法权益,包括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
5、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共享:鼓励和支持数据共享,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
(2)数据创新:鼓励数据处理主体进行数据创新,推动数据产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法为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加强数据安全监管、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据安全法实施过程中,各方应共同努力,构建安全有序的数据环境,推动我国数据产业发展。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解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