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资产之一,为了确保企业数据安全,降低数据丢失风险,提高业务连续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数据、管理数据、技术数据等。
数据备份策略
1、备份类型
(1)全备份:对整个数据集进行备份,包括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2)增量备份:仅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文件。
(3)差异备份:备份自上次全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文件。
2、备份周期
根据数据重要性,制定以下备份周期:
(1)关键业务数据:每日全备份,每日增量备份,每周差异备份。
(2)一般业务数据:每周全备份,每周增量备份,每月差异备份。
(3)非业务数据:每月全备份,每月增量备份,每季度差异备份。
3、备份介质
采用磁带、磁盘、光盘等多种介质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性。
数据恢复策略
1、恢复类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完全恢复:将数据恢复至原始状态。
(2)部分恢复:仅恢复部分数据。
2、恢复流程
(1)确认数据丢失原因,分析数据恢复需求。
(2)选择合适的恢复介质。
(3)进行数据恢复操作。
(4)验证恢复数据完整性。
3、恢复时间
根据数据重要性,制定以下恢复时间目标:
(1)关键业务数据:在30分钟内恢复。
(2)一般业务数据:在4小时内恢复。
(3)非业务数据:在12小时内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职责
1、信息部门负责制定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监督实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数据备份与恢复计划,确保数据安全。
3、网络部门负责备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4、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
监督检查与考核
1、定期对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对违反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办法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3、对在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附则
1、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管理办法由信息部门负责解释。
3、本管理办法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管理办法旨在确保企业数据安全,提高业务连续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共同维护企业数据安全。
标签: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